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学科动态>>综合研训>>美术教育>> 文章
新课标 新教材 新教法 新评价——2022年暑期义务教育美术新课标培训活动专题报道

发布时间:2022-08-30    信息发布:刘栋    浏览量:2040次



8月25日上午八点,我区中小学一百多位美术专职教师齐聚在第二初级中学的会议室,由教研员刘栋主持召开:美术课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培训活动。整个活动分为四个环节;教研员刘栋对新课标的解读;第二初级中学朱妍妍老师的新课标学习交流;华城实验小学葛媛倩老师的新课标网络学习心得交流;尹少淳教授的视频讲座《核心素养的“初心”》。

首先教研员刘老师明确了新课标向我们传递的信息:新课标对指导、学习、考试以及评价等都变得更加明确,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各学段的衔接,注重每个受教育年龄段对于艺术的跨度及尺度都讲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对于什么是一门好的美术课程,新课标有了一个新的定义,就是不再局限在课本或者说教师的讲授之中,反而是一种以学生为出发点以学为主的课程标准,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加丰富的艺术信息,从而去认识和理解本民族与世界各地艺术的历史、文化底蕴。最后刘老师对所有的美术老师提出殷切的希望:教师要以丰厚的教学技能,出奇制胜的教学设想和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把握住学生的兴趣点,叩开教育之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推动每一个学生终身美术素养的全面提高是每个老师不断为之努力的目标。

 11.jpg

随后第二初级中学朱妍妍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上课实践,从学段划分、核心素养、美术课程的内容结构、学业质量四个方面解读了她对新课标的理解。她提出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贯穿艺术教学的全过程。重视知识内在关联,加强教学内容有机整合;注重感知体验,营造开放的学习情境;善于创造性地运用传统器具、材料和现代媒介;建立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民族之魂。

 12.jpg

13.jpg 

接着华城实小葛媛倩老师就自己暑假新课标网络学习心得进行交流,她以自己的课堂为例,她认为艺术课程培养什么样的人,更多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理解创造而定。其中,最重要的核心素养是关注孩子在培养过程中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她利用学生的作品以及收集到的活动过程素材,通过一个个问题与在座的各位老师一起交流学习,让各位老师都沉浸在了她启发式的教育理念中。

14.jpg

在聆听完他们精彩的发言之后又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视频学习尹少淳教授的讲座《核心素养的“初心”》。本次课改意味美育将进入全新时代。以艺术服务大众,艺术审美担负起新的使命,美育的内涵为: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本次课改始终把“核心素养”贯穿始终,注重教师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引导学生愿学、会学、乐学。鼓励教师要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挖掘适合本校师生的校本课程,多角度感受美术的形式美和意蕴美。相信本次学习会更好的促动教师去深入研究新课标的各种理念!

撰稿人:金坛第二初级中学胡婷芝


昨天访问: 293883  |  今天访问: 173481  |  本月访问: 467364  |  上月访问: 10859587  |  访问总数: 267923587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