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学科动态>>小学研训>>小学语文>> 文章
共研新课标 齐筑新课堂——记金坛区小学语文期初教材培训活动

发布时间:2022-09-02    信息发布:陈秋云    浏览量:1610次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伴随着阵阵惬意的凉风,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年,即将踏上新的征程。为了更好地领会和贯彻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全面了解、准确把握新课标的实质及主要变化,切实把新课标的理念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在暑期常州市教科院就组织辖市区教研员承担本次培训任务,落实培训要求。2022年8月28日到8月31日,我区按常州市教科院要求,组织全区各校积极参加教材培训,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学习与研讨活动。各小学及时下载学习资源分享到教研组内,安排各年级的老师们以“组内共同学习”和“个人深入研读”的方式参与到培训中。大家仔细聆听各区教研员的讲座,获益匪浅。

1.jpg

3.jpg

把握新变化——解读“学习任务群”

“什么是语文学习任务群?”“如何让学习任务群在教学中落地生根?”这是很多一线教师心里的困惑。在本次培训中,各年级负责指导的研训员们都关注到了大家的需求,将“学习任务群”作为培训的重点,并与本年级的教材结合起来,为一线老师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学习任务群”要有“整体性思维”和“大单元设计”。教师要打通通道,整合语文要素,搭建支架,尝试转化,以“单元”为单位设计有关联的任务,培养学生能力。这样一来,就能有效改善语文课堂普遍存在的“教得过于细碎”的现状,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研读各目标——明晰“前后关联”

语文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不同的单元,不同的年级,语文要素有着螺旋上升的关系。讲座中,研训员们在解读各年级的教材时,都会关联到前后年级,提醒老师们要教好一篇课文,不仅仅是要读懂这一课,读懂这一单元,还必须明白这一单元语文要素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前面已经有了哪些铺垫,后面又会有怎样的提升。只有全面把握好前后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才能明确单元教学的定位,找到课文教学的切入点。

在研训员们的指导下,老师们更加明确了语文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一册书中,单元内部、单元之间阅读表达要素是有机联系的;不同年级之间,语文要素是协同推进的。如中年级年级习作中“写清楚”的要求,就是为五年级习作“学习用静态动态描写来写具体”打好了基础。由此可见,各册教材的目标是一个整体,只有厘清它们之间互相关联、互相促进的关系,才能把语文课上得明明白白。

围绕大单元——改进“学习评价”

培训中,各区研训员们除了帮助大家梳理本册教材各单元的主题及语文要素外,还结合了具体的课例,阐述了如何让各要素融入到大单元任务群中,去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首先,老师们要设计具有真实意义的情景任务,建立儿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其次,要设计以学习为主线的实践活动,支持儿童创造性学习。再者,要探索以典型任务为内容的测评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总而言之,单元测评要突出整合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要与单元内容相一致,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词语积累运用、口语交际、习作等内容融入其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经验创造性地完成任务。

此外,教师还要精心设计“整本书阅读”的任务群,融合各要素,把握好梯度,特别要关注任务群中的基于真实学习情境的“表达训练”,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场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彩讲座,仿佛是一汩汩澄澈甘甜的泉水,赋予了教师成长的力量。培训中,老师们聚精会神地学习着,记录着。结束后,大家还意犹未尽,互相交流,感触颇多。

2.jpg

4.jpg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课标的学习和内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思考、实践。新的学期,金坛小语人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实践中,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要旨和深刻内涵,打开更广阔的视野,打造更高效的课堂,开辟出金坛小语的新气象。

          (金坛区直溪小学 陈元元撰稿)


昨天访问: 226675  |  今天访问: 196142  |  本月访问: 196142  |  上月访问: 10859587  |  访问总数: 267652365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