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26 信息发布:孔惠萍 浏览量:1722次
——记区小语骨干教师研修团队暨“语文要素课题组”第十七次活动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9月21日,我区小语骨干研修团队齐聚华罗庚实验小学新城分校,开展了秋学期的第一次活动。此次活动由“大单元背景下统整语文要素,提升语文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子课题组组织。
课堂观摩——探住宅新路径
活动伊始,来自华罗庚实验小学新城分校的杨凌芳老师和来自西岗小学的刘峥老师分别执教了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的第一、二课时。
本次课堂是2022新课标实施之后的全新尝试,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设计紧紧围绕“语文核心要素”“大单元”“语文学习任务群”等展开。在大单元教学中,单元目标是关键、是核心。结合单元目标,杨老师和刘老师将写观察日记的方法的教学确定为任务主题。二人以“认识蟋蟀住宅”开启了四年级学习任务群,并设计了六个子任务群:“蟋蟀住宅我来写”“蟋蟀住宅我来识”“住宅优点我代言”“蟋蟀住宅我来绘”“住宅写法我来悟”“修建过程我研究”。
杨老师在课前交流中引导学生思考:怎么写小奶猫的观察日记?在课前就引导学生关注写观察日记的方法。之后通过课文的教学,梳理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并发现法布尔是通过确定观察角度、细致的观察、准确的表达来写蟋蟀的住宅的。
刘老师在课堂中通过对作者资料、课文后练习题和阅读链接的补充,学习了蟋蟀的修建过程,并感受作者观察的连续、真实和表达的生动。在结课时再回到小奶猫观察日记,引导学生利用课堂所得,知道要先确定角度,再用各种观察方法,准确生动地写观察日记。
主题评课——议新课标实践
研究课之后,杨凌芳老师和刘峥老师就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和大家进行了分享,钱丽老师就这节课在磨课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想法和困惑和大家作了交流,随后团队的小伙伴对这节课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有的老师认为第一课时的重点在第五六自然段,是否应加深对第六自然段的品读?教学“温暖干燥”特点时,是否将隧道向下倾斜教透,会更有助于后续的画图?有的老师觉得为解决画图的难题,可以先学住宅的构造,将相关的名字做成词卡奖给学生,这样就为后面降低了难度。有的老师对杨老师初读环节词语教学的设计感表示了赞扬。有的老师对比毛海鹰老师之前的课例,觉得可以在“伟大”二字上做文章,第一课时是“伟大的住宅”,第二课时是“伟大的昆虫学家”。
理论讲座——学大单元教学
议课后,茅麓小学的徐莉老师为大家做了题为《大单元教学是学习任务群实施的基础》的讲座,交流了该组近期的学习收获以及思考。她在讲座中指出:单元整体设计的大单元教学是学习任务群实施的基础。大单元的“大”体现在三个方面:情境“大”,目标“大”,课程内容“大”。“语文核心素养—语文学习任务群—任务单元与教学设计—语文学习活动课时”构成了以素养为导向的大单元推进学习任务群实施的基本路径。开展大单元教学,首先要具有课程视野。其次,应突出实践性。最后,我们特别要注意素养导向下的 “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
活动点评——指新学期方向
充分而热烈的议课后,研训员陈秋云老师首先对统整组的四位成员的齐心协力提出了表扬,接着对这两堂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陈老师认为在备课时不仅要统整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还要统整中年段甚至小学阶段的关于观察的教学内容。今天的两节课不仅统整了教学内容,还统整了学习要素和学习方法。两位老师在课堂中进行多次罗列,罗列之中蕴藏教师的匠心,她们引导学生从琐碎到完整,从发散到聚焦。陈老师也对大家提出了自己的殷切期望:希望今后能以一篇课文的教学,呈现关于这个单元或者是关于这个年段里面语文要素的落实的思考。新课标出来后,我们必须要将自己的课、文章融入到这个大背景之下。
诸葛亮曾言,“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今天,教师创设的宁静的外在氛围引发了学生活跃的内在思维。今后,参与活动的我们也将认真学习新课标,静下心来想一想,让思维抵达更深处,静下心来写一写,把思考的痕迹留下。
(尧塘小学 钱丽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