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24 信息发布:孔惠萍 浏览量:1824次
——记金坛区语文要素课题组暨小语骨干教师研修团队第18次活动
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10月19日下午,在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日子里,我区小语骨干研修团队齐聚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开展了第18次研修活动。此次活动由“大单元背景下高段语文要素系统落实的策略研究”子课题组承办,围绕高年级说明文教学的相关语文要素展开。
课堂观摩——精意覃思促发展
活动伊始,来自罗村小学的吴飞飞老师和来自薛埠小学的王小川老师分别执教了五年级上册《太阳》的第一、二课时。
《太阳》一文选自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说明性文章的习作单元。区别于普通单元,习作单元精读课文指向表达,从阅读中学习表达方法,提升学生习作能力。因此执教时两位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习作知识和技巧,让学生在读中揣摩,习得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方法的使用效果,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为本单元最后的“单元习作”板块做好铺垫。
一、紧扣导语:让读写目标一目了然
课堂伊始,吴老师引导学生关注导语页文字,启发学生思考:本单元学习的是什么类型的文章,主要的学习目标有哪些?从一开始,学生就明白本单元“学什么”“怎么学”,知道“说明白了”是本单元的核心。
二、理清脉络:让文本内容条理分明
叶圣陶说:“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作为语文教学,我们当说:读课文当以“读明白”为首要。吴老师启发学生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王老师带领学生学习文章第四段,教给学生概括文意的方法,先扶后放,让学生拾级而上,突破难点。
三、含英咀华:让说明方法深入人心
吴老师教学时聚焦描写太阳远、大、热的语言,让学生感悟说明方法的巧妙,在阅读中学习掌握说明方法的“恰当性”。通过语句对比、视频欣赏等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说明方法的好处。
四、指向表达:让读写融合开花结实
教学中,王老师找准读写融合的训练点,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设计了“金字塔”的写作训练,让学生将阅读收获转化为写作能力,从“读明白”“说明白”走向“写明白”,让语文要素在课堂落地生根,实实在在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主题评课——互学共研励成长
研究课之后,吴飞飞老师和王小川老师就这篇课文的两课时连上设计思路和大家进行了分享,郑绪月老师就这节课在磨课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想法和困惑和大家作了交流,随后团队的小伙伴对这节课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有的老师认为在大单元背景下,可以融合《太阳》、《松鼠》两篇文章来分析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搜集资料在教学板块中要有呈现;有的认为这篇文章的教学要更关注到文章的言语形式,不要忙于罗列说明方法,要让孩子们更关注到说明方法的好处及运用,并建议执教老师从习作中选择说明对象来让学生练写;有的认为教师要多方面补充资料,方便学生找出事物特点,为学生搭建好内容与表达的支架......
理论讲座——精益求精见真知
议课后,水北小学的陈岚老师为大家做了题为《说明文的有效习作教学》的讲座,交流了该组近期的学习收获以及思考。她在讲座中讲述了说明文的特点及写作规律,并借助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单元教学,通过单元内横向梳理、单元外拓展延伸、循序渐进写作训练、升华文章思想内核等方法初步探索了使说明文“说明白”的具体策略。
活动点评——高位引领藏匠心
充分而热烈的议课后,研训员孔蕙萍老师和陈秋云老师对这两堂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孔老师认为我们要在2022版新课标精神的引领下去学习架构文章,寻找文本里深层次的东西。就说明文的教学而言,要带领学生借助文本“读明白”,教学过程中要有演绎有归纳,从“读明白”到“说明白”,写作时可以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选择自己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指导学生注意“三个度”即常见度、新鲜度、多角度,从多元化的表达角度去更深层次地描摹事物,最终才能让学生真正走向“写明白”。陈老师认为第一课时的教学非常重要,建议第一课时的板书就应该为孩子架构起内容理解和表达层面的思维导图,带领孩子走向“说明白”。第二课时教学太阳的作用,要从“写了什么”和“怎么写的”两方面来教学,文本解读站位要高,要在大单元背景下探寻单元教学路径,学习从一篇文本到一个单元乃至这一学段梳理教学内容。
善思者行远,实干者乃成。我区小语骨干教师研修团队将继续在研训员孔老师和陈老师的带领下,博观而约取,努力做到育好一支团队,抓好一项研究,做好一次展示,出好一批成果。我们期待着!期待着每一次的相聚与思维的碰撞......
(城西分校 郑绪月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