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2 信息发布:房小科 陆卫英 浏览量:1737次
“春日渐暖万物长,研无止境寻路忙。”为切实将“新课标”理念应用于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研”的有效互动,金坛区第五届小数潜力教师团队分阶段开展“三个主题”同题异构“三备”主题研课活动。
2023年3月27日-3月31日团队成员开展了“二备”主题研课活动,每两个学科组整合为单位,每大组上周“一备”中推荐出的2位老师再根据同一主题开展“同题异构”研讨,大组活动均以以下三个环节展开:
好课多磨
学科大组1共磨《尺规作图》一课
范鑫老师创设了学校春游的情境,嬉戏谷、东方盐湖城、恐龙园,哪个景点符合学校的要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了孩子的兴趣,通过两次活动帮助学生感受用尺规作图的意义价值。
沙谦老师从圆入手,视频画圆、介绍圆、欣赏圆,让学生初步感受圆规可以画圆、弧;接着通过活动一谁能晋级,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到圆规还能量线段长度;最后通过活动二感受圆规还可以作无数条等长线段。
学科大组2共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一课
谭梦秋老师结合具体情境,辅以点子图的方式,通过直观的图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激发他们对相关算法和算理的兴趣,使他们能够清楚地掌握笔算过程中每个数字的含义,并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
韩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比各种算法,让学生自主尝试,探索算法,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经验自主迁移到新的计算问题中。组织交流时,则注意通过及时的圈画,帮助学生明晰算理、提炼算法,在对比中同化新知,初步体会算理、算法的一致性。
学科大组3共磨《纸的厚度》一课
赵湖楸老师牢牢抓住《纸的厚度》一课的重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启发为主,通过开展学生小组活动,数学实验和大量数据分析版块式推进实验活动。课堂中,赵老师营造了浓厚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和探究活动中。
黄卓群老师从纸的分类引入,给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践——验证等数学活动,带领学生感受相同纸张数量下,不同纸张的厚度变化情况,结合学生实际,创造性的利用教材,多维度的带领学生感受纸的厚度。
寻本溯源
同题课堂展示结束后,各学科中心组成员就三节课的课标解读、纵横勾联、核心素养等方面进行了主题分享。
黄玲玲老师围绕尺规作图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方面展开解读。突出尺规作图培养几何直观等学科核心素养;增加动手操作,改变学习方式;实现中小幼衔接的意义价值。
纪佩桦老师基于课例分析,对运算一致性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立足学生起点,经历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建立竖式表征与图式表征、横式表征的联结。在这样过程中感悟理与法之间的联系,渗透运算一致性。
刘留老师提出将学生的实践当作学习,把表现性评价嵌入教学,开发混融性的、高结构的教学工具。多为儿童提供一条全新的思考路径,让他们怀揣新见解、获取新思路,达到新境界。
互研共修
有磨有研,才能有更好地反馈。主题分享后每大组伙伴们紧扣如何突出数学学科特点,有效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从整体教学设计、教学意图,到学生的生成表现、课堂达成率,以及老师的教态、语言、板书等基本功方面,做了客观而深刻的评价交流,总结了有效经验,解决了教学的困惑和难点。
好课锋从“磨砺”出,与课标对话,与伙伴交流,与理论碰撞,与实践勾联,磨课需要长久历练,守得住初心,才能遇见“更美”的自己。
建昌小学 华黎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