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教材经典课文,探中华传统文化—记高中英语课题组活动
发布时间:2023-04-17 信息发布:王怀宇 浏览量:1966次
2023年4月14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全体成员参与了江苏省潘正凯网络名师工作室在常州市第五中学举办的“中国文化教学专题研讨活动”。活动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英文素材的开发与应用”,突出强调了中华文化素材语篇的地道性。活动分三个议程:


首先是来自北郊高级中学的冯弘禛老师和来自常州市第五中学的王磊老师两位老师分别基于教材中的相关课文开了研讨课。冯老师的课题为译林版高中英语拓展创新学程三Unit3 Integrated skills 部分的语篇“Chinese Shadow Puppetry”,寓教于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对于皮影戏这一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通过文本研读,训练学生以任务为依托提升阅读能力,通过追问文本细节,引领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增进文化理解;通过拓展话题外延,补充相关传统文化背景知识,多元融入相关文化元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熏陶,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王磊老师以译林版高中英语拓展创新学程一Unit2 Extended reading部分的Tea: China’s gift to the world这篇文章为依托,基于“茶文化”这一话题,通过整合、联结和补充,带领学生在环环相扣的学习活动中多模态感知,实践,并展示和分享。整节课既有知识内容的传授,又有文化内涵的启悟,还有观念行为的引领,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阅读与展示。两节课各具风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同。


随后,工作室领衔人、常州教科院的潘正凯老师作了《中国文化素材的地道性:概念内涵与实现策略》的微讲座,为在场的老师们开展教学和进行课题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大家深感收益匪浅。

活动结束后,课题组成员就活动的专题内容进行了交流,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教学的多种可能性进行了探讨,进一步明确了今后课题研究选材的方向和路径。课题组成员们在今后的研究与教学中将不仅用好教材中的显性文化素材,引导学生有效认知,还将充分挖掘利用好隐性文化素材,在确保选材地道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学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英语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供稿人:金沙高级中学 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