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学科动态>>小学研训>>科学品德>> 文章
以钻木取火为媒 造STEM情境课堂——记金坛区小学科学STEM教育研究课题组第17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3-06-01    信息发布:黄海燕    浏览量:1437次


五月的花小校园,一丛丛鲜花傲然盛开,一片片绿色肆意生长。5月31日,在这初夏时节,小学科学STEM课题研究组来到了花山小学开展了第17次课题研究活动。

今天的教学课堂主题是《取火》,首先薛埠小学的孙璐老师执教《钻木取火》,孙老师从金坛的三星村文明说起,谈到了火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人们在科技不发达的远古时期是怎么取火的呢?自然过渡到古人的生活情境,同学们提出了钻木取火的设想。孙老师让学生进行了三次钻木取火,从前两次的失败中汲取经验,孩子们设计钻木取火工具,画出设计图,组装工具,小组通力合作,终于在第三次的钻木取火成功中体会古人的不易。

3.jpg

接着是新城分校的周文杰老师执教《取火》,他把时间轴拉到了南北朝时期,钻木取火费时费力,聪明的中国人发明了火折子。周老师从燃烧的三要素说起,让同学们徜徉在科学知识的海洋里获取能量。然后周老师提供了制作火折子的材料,让同学们设计出自己小组的火折子。最后同学们通过“问题、设计、制作、评价”的STEM科学思维模式,积极快乐地参与到活动中,并成功制作出了火折子,点燃了煤油灯,每个孩子在轻松欢快的情境氛围中感受到了科学的神奇魅力。

b10ece01dd10e46d88021353137a521.jpg 

课后,课题组全体老师对本次两节课堂教学展开了讨论。首先是课题组组长邓云老师从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给予了指导和点评。然后老师们畅所欲言,就课堂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总结并提出有效建议,庄雯老师帮助梳理出了更恰当的教学活动流程,戴辉文老师针对两位老师课堂衔接不流畅的问题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整个研讨氛围热烈,老师们认真总结、主动反思,收益颇丰。  最后,教师发展中心姚爱祥老师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在STEM教学中要适当的给学生铺垫知识点,让学生们有较多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的思维,这样的动手设计制作才能更有效。二是在今后的课堂教学研究中要尽可能的与课题相结合,找出符合地区特征的STEM内容,进行科学的渗透与解读,让孩子们在了解家乡本土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探索和发现。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惑”。本次课题活动让所有老师深刻体会到STEM教育活动能够培养学生们成为问题解决者和学习者,发展了学生们在真实情境中技能的培养,开拓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花山小学   李明


昨天访问: 317569  |  今天访问: 294842  |  本月访问: 906294  |  上月访问: 10859587  |  访问总数: 268362517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