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27 信息发布:陈秋云 浏览量:1428次
秋意渐浓,时光清浅,采一束光阴,拂过心间。在这最美的深秋,共赴一场诗意的教研。10月25日,2021、2022年小语新教师团队在陈秋云和孔惠萍两位教研员的带领下,齐聚段玉裁实验小学,开启了新教师培训的第八次调研活动。
本次活动由低年级会场和中高年级会场两部分组成,低年级会场展示的是二年级上册《寒号鸟》的教学,中高年级会场为我们带来的是三年级的《海滨小城》的教学。13位执教教师所在的学校组织团队,帮助他们备课磨课,位新教师成长助力。
低年级会场课堂掠影:
首先,段玉裁实验小学的方芳老师用她那充满亲和力的语言带领学生走进寒号鸟,通过找关键词梳理出寒号鸟和喜鹊随着时间的推移做了些什么,引导学生感受寒号鸟的懒惰与喜鹊的勤劳,结构清晰,语言生动。
接着,段玉裁实验小学的李静漪老师结合生字词课件,帮助学生梳理文章故事内容,再以生动有趣的讲解和带领学生做动作的方法帮助学生对文中难懂的字进行识记,切实做到了“乐学”,让学生体会到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第三和第四节执教的两位老师来自于春风分校,他俩合作完成同一篇课文的两课时完整教学。执教第一课时的潘童老师充分利用图片、视频及音频帮学生读懂寒号鸟,读懂喜鹊,根据课件的填空提示,帮助学生梳理故事大意,清晰明了,层层递进。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王菲老师巧用文中的三处对比,将喜鹊的两次劝告、寒号鸟的两次号叫以及文中两次“冷得......”进行对比教学,更深刻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十分新颖,让人眼前一亮。
下午,来自春风的杨晞玥老师带领我们继续走进《寒号鸟》,牢牢抓住“从小故事中学到大道理”的单元要素,从喜鹊身上学习勤劳的精神。同时杨老师十分注重朗读教学,读好文中的对话。
华城的石雨辰老师用她特有的亲和力,生动活泼的语言,运用启发式和赏识教学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循循善诱地把学生带入了一个趣味盎然的语文世界,带着学生走进寒号鸟,感受喜鹊之勤。
最后一位为我们带来精彩课堂的老师是建昌小学的徐若涵,作为一名男教师,他不慌不忙,精准把控课堂,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借助短语说清楚喜鹊与寒号鸟的住处,通过抓关键词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故事,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结合动作讲理解“衔”的意思。在朗读中通过走进人物内心体会“哀号”,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文中的两位主人公。课堂上学生学得有趣,学有所获。
中年级会场课堂掠影:
第一堂课,来自段玉裁实验小学的葛知玮老师创设环游中国的情境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学习,讲解字词的同时联系了课文的行文脉络,找到关键句,让孩子体会海滨小城的色彩美和动静美。又有效利用多媒体,使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得到发展。
第二堂由新城实验小学的杨乐老师执教,杨老师教态自然,教学生动。课堂上,杨老师将教学内容分为两个板块。她先引导学生圈画关键句让学生明白作者写小城,主要围绕什么来写,再抓住关键词引领学生体会小城庭院、街道、公园的特点,巩固落实单元语文要素,让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领悟学习方法。
第三节课,同样来自新城实验小学的陈韵扬老师也给我们展现了不同的风采,本节课,陈老师疏通大意,让学生通过圈画景物把握文章结构。精美的课件,生动的语言,循循善诱的引导,让学生沉迷在海滨的美景之中。陈老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到了海滨的美丽。
东城实验小学的毛晓宇老师则展现了上午最后一课,她秉承着以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课堂热情。
第五节课是常胜小学的刘贞带来的,刘老师将大量的时间用来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活动,教学目标就是在这些学习活动中落实的。刘老师借助课题,引导学生感知主要内容,圈划出课文描写的场景及景物,通过图片和朗读,感知海滨的色彩美,通过比较发现,感知海滨的变化美。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知识由浅入深。
最后一节课则由白塔小学的谢昊扬老师呈现,谢老师举止亲切,落落大方。利用“找、圈、议、读”的方法进行言语实践,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谢老师从课文出发,从“找关键句”到“围绕关键句说好一段话”,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的能力,并且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参与课堂积极性较高,激发学生表达自我的需求。
一天的观摩学习活动后,全体教师聚坐一起,聆听低年级与中高年级的13位老师为大家分享的各自备课、团队磨课的过程,介绍了自己的教学设想与教学后的收获反思。两位教研员老师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以及教学思路进行了阐述,表扬了十三位老师的课堂的亮点,并指出了课堂中存在的不足。最后,陈老师对之前几次的新教师听评课稿进行简短点评,同时对之前的粉笔字作业给予反馈,表扬了书写美观的新教师,希望新教师在后续上交的作业中能横向和纵向对比,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在一次次实践与思辨中实现成长。
(段玉裁小学 周玮 潘凌云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