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 实验践行出真知——记金坛区小学科学STEM教育研究课题组第21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3-12-04 信息发布:黄海燕 浏览量:988次
为进一步推进课题研究,提升全体成员的教学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STEM核心素养,11月29日,金坛区小学科学STEM课题组来到了朝阳小学开展了第21次课题研究活动。
本次执教老师是来自东城小学的陈淑桢和新城分校的周文杰两位老师,展现的是有关“太阳能灶”的科学探究。
陈淑桢老师从金坛本地太阳能热水器说起,向大家介绍太阳灶的原理——光线照射在凹面镜不同位置的不同角度形成反射,最终汇聚在凹面镜前一点之上。以结构特点为载体,引导学生设计太阳能灶,最后提出要求设计出加热一试管的水。学生从图纸的设计,到材料的选择,最后合作制作出符合要求的太阳能灶的模型。陈老师在整堂课中融入小组活动,和孩子们一起探索实践,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手能力。

周文杰老师在前一节课的教学基础上,对探究材料进行优化设计,继而对太阳能灶进行改进,提升它的加热效率。在水管和水量相同的情况下,探究太阳能灶升温的要素:凹面镜反光面积;反光物质表面的光滑度;水管摆放的位置;水管颜色等,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实验,建立学科相通的意识、建立跨学科意识、建立科学之美意识。

研训员黄海燕老师认为:如何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与理解,以活动为载体,深挖科学思维与工程思维背后的交叉融合,在学生解决STEM工程任务的过程中建立思维融合的全过程,力求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关注学生的思维建立能力、交叉能力、融合能力的提升。

本次课题研讨活动让课题组老师们的思维进一步升华,让我们重新审视教师在STEM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转变:教师应该是引导者、组织者和协同学习者,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体。STEM教育的机会无处不在!与其说它是一种学习方式,不如说是一种多学科、跨学科的思维方式。最有营养的教育在生活中,对于支持孩子的终身学习并且养成关键能力具有深远意义。
常州市金坛区朱林小学 罗健 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