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共生长,融合促发展——金坛区高中历史、地理学科融合主题教学系列活动侧记
发布时间:2024-01-05 信息发布:王家祚 浏览量:993次
为了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落实新课标要求,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明确学科的育人价值。我区于2024年1月3日在江苏省华罗庚中学开展高中历史、地理学科融合主题教学系列活动。

活动第一项是课堂观摩:江苏省华罗庚中学的吕兴老师和尚娜娜老师分别以历史、地理学科为出发点,开展学科融合主题教学活动。吕老师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为题,围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从人民愿景何以实现、国家统一如何完成、民族复兴如何重建三个方面展示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与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进一步涵养学生“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尚娜娜老师则从地理学科开展了《学科融合视角下的灾害地理教育——以“地质灾害”为例》的课堂教学,从地理的视角探究了地质灾害中地震的成因、危害和措施,最后通过展示灾后重建的成效,带领学生深刻感悟“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活动的第二项由各校安排一位老师围绕课堂教学做主旨发言。结合吕兴老师、尚娜娜老师的课例,我区高中历史、地理教师团队围绕史地学科融合进行了充分研讨,金坛区高中地理研训员王家祚老师做《“时空综合”主题下史地学科融合的育人价值》的微讲座,从主题解读、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四个维度分享了学科融合中的碰撞思考,深度贯穿了学科融合理念。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江苏师范大学陈美兰教授作《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及实施路向》的讲座。陈教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从课程思政的概念进一步解析其涵义和实施路径。对广大教师而言,落实课程思政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树立思政理念,提升融合能力;领会核心素养,凸显思政目标;认真研读教材,深究思政元素;优化教学方法,加强思政教育。
最后,江苏省华罗庚中学历史特级教师许春凤老师作总结性发言,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新课程的背景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度推进,跨学科复合型教师亦成推进课改的亟需。教师在跨学科教学中,需要不断提升学习力、强化行动力、培育创造力,从而实现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的持续提升。本次教研活动给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让老师们在跨学科教学方面获得了更多的灵感和思路。
(省华中 景秀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