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9 信息发布:孔惠萍 浏览量:917次
——区小语骨干教师研修团队暨“语文要素课题研究”第三十次活动掠影
春之美,在于希望与绽放;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3月27日下午,我区小语骨干教师研修团队齐聚华罗庚实验学校,开展了江苏省十四五规划课题《大单元背景下语文要素分学段落实的教学策略研究》第三十次研修活动。本次活动是围绕中年段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主题展开的。
深耕潜沉展课堂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研究课展示。来自华罗庚实验学校的于源老师执教的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的《赵州桥》。于老师先带领学生初读文本,理清桥的介绍顺序;接着从扫清字词障碍开始抓住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关键词语,来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明晰文章结构;最后于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说明性文章的写作方法,通过“圈关键词”来锁定关键点从而体会赵州桥的雄伟和坚固。整堂课紧扣要素,课脉络清晰,凸现文体,学有所获。
第二节课是由来自直溪中心小学的佘月霞老师执教的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蜜蜂》。佘老师先借助课后第一题让学生知道文章从哪三个方面来写,建立实验的基本框架“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论”;再用找关键词的方法概括梳理出主要的实验过程;最后以表格形式进行呈现,从而让学生能够说清楚实验步骤。孩子们在行走课堂的过程中感受了法布尔作品里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双重特性,也是收获满满。
知行合一论课堂
课堂结束后,两位老师将自己的教学思考与在座老师做了分享,特别提出了磨课中未曾得到解答的疑惑期待得到大家的指导。接着课题组的小伙伴们就这堂课展开了多方面切入的点评:在《赵州桥》中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据学情,在切实需要处补充相关资料,结合多方面的资料理解“创举”;《蜜蜂》其实还可以有其它路径实现重构,针对问题基于学情进行调整;老师们要坚定地走在新理念的路上,在大单元背景下要根据课堂教学设计大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评课结束之后进入第二个环节:理论学习。中段子课题组组长,来自薛埠中心小学的陈元元老师依据两位执教老师的课开展了题为《教材转化与教学落实》的专题讲座,从“研读文本,寻找‘跨’点”、“有机融合,确定‘跨’点”、“制定目标,渗透‘跨’点”和“试着迁移,运用‘跨’点”四个方面结合案例分享了小组内的学习与思考成果。
高位引领助课堂
活动的最后,孔老师、陈老师两位研训员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点评并对大家提出了期许。
陈老师对两篇课文的教学提出建议,在备课过程中要基于文本语言的特点,要提升学生学语文的能力,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同时还需探究关键词背后的深意,进而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另外,还需在一个情境中架构大单元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字词教学的设计上更要基于学情与年段特征做出精准设计。
孔老师也对中年段团队的付出提出肯定。她要求其它学段的子课题组,也可以沿用中段的思维方式,将语文要素、课型范式、落实策略与平时研究的相关课例做出整合,使得研究更具有针对性。与此同时孔老师还指出,除了关注“语文要素”、“学习任务群”之外,还要学会把握学段特质、文体特征、语言特性,在教学设计中做个性化的取舍,上出有特点的好课。
研讨活动的最后,孔老师还针对课题组接下来研究的进程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与要求。
切磋研磨,玉汝于成。课题组成员将继续砥砺深耕,助力梦想启航;善思笃行,探索无限可能。
(金坛区茅麓小学 赵梦颖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