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05 信息发布:吕伟中 浏览量:1053次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推进金坛区新教育实验项目研究,充分发挥优质教育的辐射引领作用,3月29日下午,华罗庚实验学校教育教学联盟携手溧阳市初中语文蔡丽霞名师工作室,举行了八年级语文教学研讨活动。
第一堂课由华罗庚实验学校的万龙凤老师执教。万老师教态自然,从容大气。由解题导入,以赏奇景、遇奇人、思哲理三大板块展开。赏奇景环节以游览路线图清晰直观地明确行踪,接着从比喻修辞和四字词语两个角度引导学生鉴赏美景,问题指向明确。遇奇人环节巧妙设计,通过文中人物语言的对比阅读,让学生发现反差之处,并体会车夫之王的人物特征,进而感悟作者情思。课堂结尾,万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配乐诗《旅行,也是一种修行》,把语文学科独有的诗意与美好带给课堂的每一位参与者。
第二堂课由溧阳市初中语文蔡丽霞名师工作室成员朱文倩老师执教。朱老师在赏景时逐段预设,分析全面,更多地提到比喻修辞的赏析;在见奇人奇事环节中,紧扣文本,并设置了一个将破折号替换为打嗝的朗读体会环节,使得气氛热烈;在体悟主旨时,抓住文章开头、中间结尾三处的感受,带领学生体悟作者的性格和人生态度,水到渠成,环环相扣。朱老师的课堂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获得了愉悦的感受。
听完课后,严云霞老师和工作室领衔人蔡丽霞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严老师表示从两位年轻老师的课堂中学习到了很多,游记类文体是很有嚼劲的,与一般的散文和记叙文有不同之处,两位老师都上出了《登勃朗峰》这一篇游记的特点,大方向上从“所至”“所见”“所感”入手,而有自己的不同处理。万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删繁就简,处理巧妙;朱老师扣住文本细致入微,对游记的主旨体悟深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带领学生登勃朗峰。
蔡老师也对两堂课表示肯定,指出各自的亮点。万老师在欣赏写景段落的环节中,设置“比喻修辞”“四字词语”两个角度,指向明确,并且能够从喻体的角度分析本体的特点,可见基本功扎实。此外,万老师设置对比阅读环节,将车夫说的三句话与其所处情境存在的极大的反差展现出来,反差之处见人物形象的丰满。就这一点,朱老师需要提供更明确的学习方向或者学习的支架,增加一些朗读的指导。而在所感的处理上,朱老师的处理更加浓墨重彩一些。两位老师有值得互补学习的地方。
接下来,蔡老师带来讲座《游记类散文的教学思考》。由《大辞海》中游记的定义讲起,指出统编教材中游记的文体三要素,并结合教材课文《桃花源记》《小石潭记》认识文体的特定属性。引入探寻游记阅读的路径和方法,一要关注单元助读系统,二要在教学中重视“理游踪”和“赏语言”,尝试还原“所感”的合理性、独特性、文化性。如何还原“所感”?蔡老师提出三大角度:在客观景物与主观体验的契合处,还原合理性;在主观倾向与常规认知的关联与冲突中,还原独特性;在聚焦文化内涵的“整合——融通”阅读中,还原文化性。蔡老师结合课文,融理论于实践教学,让我们受益匪浅。
春和景明,山川履痕。践行新教育,我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