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微露初寒入东山,红叶“近”人情悠悠——记庄素芳名师工作室第27次活动

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5551次

119日,深秋,簌簌红叶飘满地,别有风情心头生。“庄素芳名师工作室”一行十余人来到南京东山小学,参加了“江浙沪写作教学名师大讲堂”主题研讨活动,上午的四节展示课和下午的专家团队主题沙龙给与会的工作室老师带来了习作指导的方法、策略的借鉴,也带来了对习作教学的感悟和思考,更为工作室今后研究的方向拓宽了思路,开阔了方向。  

第一节课由汪璐璐老师带来的《我的自画像》,老师由“画”入手,点出了自画像需要抓住“特点”来写清楚外貌,接着用例文、下水文引导学生在外貌描写中用上对比、对话、修辞等讲特点描述详细。教学的重难点是如何突破“性格爱好”,教师巧妙地让学生品读、分析第二篇下水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自己的爱好通过“心情的烘托”、“例子的陈述”、“成绩、荣誉的展示”将爱好补充完整。  

第二节课朱锦涛老师由学生熟悉的人物后羿、孙悟空导入课堂,引出《写自己的长处》有两类:“与生俱来”和“后天训练”。在教学“与生俱来”的长处,老师通过对例文的分析,找准动词,以表演的形式让学生明白:展示自己的长处中的连贯动作能更准确地突出自己的表达的重点。而“后天训练”的长处,老师侧重指导了训练中学习的过程,突出表达在此过程中的内心活动。  

第三节课由一贯风趣幽默的吴勇老师执教,吴老师高超的课堂驾驭力让人赞叹不已。课堂上老师首先明确“特点鲜明”的概念,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从小事入手,全面、多元的去观察,将“鲜明”的特点大量地以粗线条的方式罗列,称之为“散点扫描”;再从例文突破,总结归纳出通过话语、动作、神情、他人反应来进行“细节聚焦”,两种方法综合运用,明确指向了习作表达中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统一。  

第四节课由高中老师执教六年级,课堂的立足点落在了“小公民的理性表达”,课堂上以网络热点事件为载体,旨在引导学生正确、理性地看待“评论”,通过对“评论”的再评论,明确了片面、感性的评论存在的误区:武断偏激、思维定势等,通过交流、讨论得出“从不同角度出发,用全面、基于事实的视角来剖析问题,表达观点。”做到“明明白白认知,清清楚楚表达”,杜绝网络暴力,杜绝人与亦云,杜绝“喷子、键盘侠”。  

上午的四节课围绕了“人物”这一写作内容,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基于学生的认知和能力,形成了一定的序列,与工作室的习作教学理念十分契合。其中所呈现的“技法、技巧”,让学生在习作表达之中有“法”可依,有“梯”可循,这也是工作室的研究所追求的结果。四节课的指导策略值得工作室的老师学习、借鉴:课堂上大量的真实情景的创设,使得学生对“人物”不陌生,解决了写作的动力;例文、下水文的解析,使得教学知识板块更加清晰,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将“画、说、读、写”在课堂有机结合,多种表达形式使得作文课堂充满了生趣;评价量表的使用,使得习作之中产生的亮点和偏颇让学生一目了然,并能够依此再修改……  

下午的教研沙龙围绕“公民写作”和“创意表达”展开,众位大咖各抒己见,对于习作教学的现状或提出疑问、或提出弊端、或开出良方;对于取得的成果或交流做法、或呈现案例、或总结经验……交流中许多专家的观点与工作室的研究存在着交集:小学教材中写作知识不明确、习作目标梯度不明朗、习作教学操作方法不明白,亟需要有适合各个学段学生能力,适应学生不断发展的作文教学体系,让学生的下笔时真正明了:写什么、怎么写、怎样写“真我” ……杜绝内容的“老、空、庸”,结构的“小、呆、套”,语言的“晦、乱、作”!

 

 

深秋的寒意渐浓,但是序列作文的研究却是一如既往的火热,出发时天色微明,归来时霓虹正烁,一天的学习或许会带来些许的疲惫,然“芳华暂落,只为来年的灼灼夺目”,我们会一直坚守在序列研究的道路上,砥砺奋进。  

昨天访问: 288027  |  今天访问: 217344  |  本月访问: 10850256  |  上月访问: 14634444  |  访问总数: 267446892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