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5339次
——记小语教师(工作五年内)课堂教学调研活动(三)
10月26日,小学语文五年内新教师课堂调研活动在朝阳小学开展。本次活动分别由朝阳小学季强男老师、西城实验小学史佩娜老师、茅麓小学顾梦华老师共同执教三年级上册的《石头书》一课。课前,三位老师认真研读了教材,并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和团队之力,充分备课磨课,尽全力展示了自己和学校对语文教学的理解。
本次活动由两个环节组成,第一个环节是三位老师分别进行课堂展示,第二个环节是现场的各位五年内新教师进行即时沙龙研讨。
课堂展示环节的第一节课是朝阳小学季强男老师执教。她进行的是《石头书》第一课时的教学。课上,季老师通过板贴的形式将川川和磊磊与勘探队员的对话在黑板上逐一呈现出来,以方便学生直观清晰地梳理出课文的框架,同时也便于结课时的总结填空。整个课堂上,季老师能找准文本语言训练的点,充分关注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训练,显出扎实稳重的特点。
第二节课是来自西城实验小学的史佩娜老师执教的。史老师课堂上可圈可点的环节很多,内容也丰富多样且不急不躁。在生字词的处理环节,史老师做得尤为出色,不管是对于“川川、磊磊、叔叔”等叠词的处理,还是对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史老师能做到词语与课文的有机统一,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词。在梳理文脉到“化石能说明什么呢”一组问题时,老师能充分链接学生已有的认知,适时补充课外资料来充实对文本的理解。
第三节课执教的是茅麓小学的顾梦华,顾整节课上下来如行云流水,亲切自然。课始,顾老师由《学会查无字词典》引到大自然也是一本书,进而揭题。然后让学生在质疑存疑的基础上进入自读课文环节。在检查生字词时,顾老师方式方法多样,不仅关注读准词语,更能做到联系课文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把词语理解透彻。如:在理解“地壳”这个词语时,顾老师出示了地壳和鸡蛋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形象直观清晰。在学习对话环节,顾老师紧紧抓住文章对话多的特点,将六组对话分别出示,引导学生朗读体会,于趣味中体会科学知识。
课后,为了更好地锻炼新教师的现场学习能力,即兴表达能力,教学建构能力等,本次活动采用了现场观摩即兴点评的方式。研讨过程中,在场的各位老师就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各抒己见,分别对三位上课老师上课的不同角度进行了点评,内容涉及到“字词怎样组块出示?文脉如何巧妙梳理?质疑怎样落实到后续教学?文体特征如何在教学中有机渗透?一二课时教学内容怎样合理分配?”等等,在描述现象找到问题的同时,陈老师和孔老师还帮助大家深入思考,为许多课上并不明晰的教学环节找到了深入理解和重构的路径。
本次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天时间,但大家都觉得内容充实而收获满满。会后他们还将按照陈老师和孔老师的要求,将即兴的点评梳理成文,在QQ群内进行新一轮的头脑风暴。期待这些新老师能在一次次活动的历练中获得快速的成长!
(朝阳小学 季强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