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4969次
金秋十月,寒风来袭,却挡不住小语工作者的热情。10月18日,40多位5年内小语教师齐聚河滨小学阶梯教室,共同参与了课堂教学调研活动第二轮。
本次的课堂教学调研活动为五年级专场,五位教师共同执教了《黄果树瀑布》一课。老师们在钻研文本、认真设计的基础上,集学校和团队之力,充分展现了自己和学校对高年段语文课堂教学的理解。本次活动也邀请了陈耀方乡村教师培育站的骨干教师们参与听课评课,为年轻队伍的进一步成长提供团队的力量。
上午第一节课,西城实小的陈清老师带来了《黄果树瀑布》的第二课时教学,教学设计充分展现学校特色,通过“读——画——写——谈”的步骤引领学生品读瀑布之声,再用同样的方法去学习瀑布之形,实现了“扶”和“放”的有机结合,并辅之以大量的图文资料,进行了丰富的延伸拓展,让学生充分浸润在教师营造的课堂氛围中。河头小学的蒋丹老师带来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蒋老师紧扣课文原名《黄果树听瀑》中的“听”字,把教学重难点放在品读黄果树瀑布的声音上,从文章中摘取三段描写声音的文字中加以品味对比,感受声音的变化,从而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读中加深对文字的理解。第三节课时朝阳小学的祁思雨带来第一课时的教学,以词串梳理文章脉络,围绕本文善用比喻的特点,紧抓关键段落,以线索串联板块,抓住作者的所闻让学生从文章中找句子感知瀑布声音的变化和美妙,引出第二条纵向线索,既串联了教学各板块,也为第二课时的移步换景写作手法的教学作了铺垫。
下午第一节课,华城小学的汤雯静老师同样带来第一课时的教学。汤老师以极富感染力的语言给学生营造氛围,围绕瀑布声音这一板块做文章,抓住关键段落,紧扣关键词语推进,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并辅以丰富的图文、音频资料,学生在品味、感悟中走进了文本、产生了情感共鸣。最后一节课,薛埠中心小学的王小川老师带来第一课时的教学。王老师以词串梳理文脉,抓住瀑布的声音、形态的特点,提炼关键词语,结合学生旧知和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朗读中感受瀑布的壮美。
培育站的老师们在评课中充分肯定了年轻教师们钻研教材、解读文本的付出和努力,同时也在自己工作多年的经验基础上给出了中肯的建议:抓关键字词不宜机械割裂;文脉的梳理应清晰有效;拓展延伸要讲究一定的度,实现应有的价值;教学整体设计的功底还要锤炼。发展中心的两位老师对第一次活动后各位青年教师上交的评课稿进行了点评,并从今年呈现的五节课中提炼出四个观课的视角,要求大家结合课例从两个角度撰写一份完整的评课稿。
同题异构是一次思维碰撞的过程,更是一次共同成长的宝贵经历。相信我们在课堂教学调研活动中,认清自身优势与不足,不断自省、磨炼,找准下一步提升的目标方向,使自己更好地站稳、立足课堂。
(薛埠中心小学 王小川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