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趣味、自主   激荡思维

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2958次

——记“课型研究”课题组暨小语协作组第18次活动  

 20131211 的下午,初冬的暖阳驱散了前几天的雾霾,送来了阵阵温暖。在研训中心陈老师和孔老师的带领下,“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小学语文趣味识字课型序列化研究”和“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小学语文自主识字课型序列化研究”两个课题组在罗村小学温暖携手。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展示。罗村小学的吴飞飞老师执教了《北风和小鱼》,吴老师主要是以趣味识字为切入点,在帮助学生读通读顺课文,梳理文章的脉络的基础上,以不同的教学方式呈现了文中的四个生字:“和、树、气、毛”,在趣味中引导孩子去自主识字。该课最大的亮点是在教学第一个生字“和”时,先从字形,再到字义,在“和”字的教学上做足了文章,自始至终都围绕“和”理清文章的脉络,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河滨小学的李晶老师借助《云房子》一课,设计了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李老师紧紧抓住课文前两小节的内容进行教学,重点关注了描写白云形态的句子,力争让学生能读懂、读美、读出画面,并能根据句式练习想象说话。而孩子们在一遍遍地读文、一次次地练说中,明白了天上的白云是千变万化,各种各样的,于是,梳理文脉、概括大意便水到渠成。在本节课中,生字的教学也做到了各有侧重:“房”字的小口诀让学生觉得兴趣盎然;“堂”字的拓展学习则层层深入,丰厚了字义。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殷雪梅学校的于珊老师的微报告。她从培养孩子的“字感”入手,介绍了培养“字感”的两个方面:一、字感从故事开始,二、字感由写好字深入。故事包括绘本、儿歌,童谣等阅读启蒙,于老师详细剖析了怎样利用形象的历史故事培养孩子的“字感”。随后,于老师又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了识字方法的多种多样,比如:看图识字、歌谣识字、字谜识字、情境识字和字义识字等。她还在报告中指出,指导写字方法也是“百家争鸣”,有随文安排和分类指导相结合,有趣味析字和描仿入体相结合,有观察比较与评价激励相结合,让孩子的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在老师合理有效的指导下,真正地掌握识字方法,爱上识字过程。  

   

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课例研讨。两位执教老师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阐述了自己在识字、写字指导方面的设计思路和达成情况。接着,协作组的十几位成员和罗村小学全体语文老师对两堂课展开了激烈的研讨,大家都敞开了心扉,畅所欲言,时而感动,时而凝思,时而赞叹,时而争辩……研讨中,大家一致认为两位执教老师都能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了多种识字和写字的方法,做到了识字教学和文本内容有机结合,做到随文识字、在语境中识字,在关注语言文字运用的同时,进一步夯实识字写字教学。  

之后, 陈 老 师和孔 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点评,首先肯定了识字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同时又对识字课题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指引。没有没有语言的文学,没有没有文学的语言,真正意义上的课堂,不应该只是教师传道授业的“教堂”,也不应该只是教师轻舞飞扬的“礼堂”,它应该成为师生共同舒展灵性的空间,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堂”。  

   

活动结束时,已是暮色渐浓,不见了阳光,寒气便铺天盖地般袭来,可它却没能够侵袭协作组成员们温暖的心,因为那里充溢着满满的智慧、幸福和激情!大家将在“趣味、自主的识字”的道路上一路前行,一路收获,一路成长…… 

 (罗村小学 周春琴 供稿)  

昨天访问: 226675  |  今天访问: 90325  |  本月访问: 90325  |  上月访问: 10859587  |  访问总数: 267546548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