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2364次
——观摩2013年“常州市小学语文学科同题异构联校教研活动”侧记
根据常州市教研室小语学科教研计划的安排,“常州市小学语文学科同题异构联校教研活动”于2013年4月25日下午于武进区清英外国语学校举行。最美“人间四月天”,垂柳飘摇,春花灿烂,是一首优美的诗,是一幅天然的画。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来到了武进区清英外国语学校,歆享“绘本阅读指导”所带来的醇香四溢的午后“甜点”,同时E课堂的融入令课堂的节奏更富有时代的气息。
本次“同题异构”的教学内容是《金老爷买钟》,执教的老师和与会的观摩者共同围绕“绘本”这一舶来品展开了思维的碰撞,促膝的交流。时而惊讶,时而感喟,时而凝思,时而豁然……
一、绘本课展示:别具一格展风采。
活动开始,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的吴明红老师和常州市西新桥实验小学的史铭玉老师分别为大家展示两节精彩的绘本课。吴老师在课堂上能够成功把握各种角色的转变,运用先进的现代化设备,引导学生利用平板电脑创编故事,随即通过电脑当场推送到大屏幕和大家分享,让我们看到了清英年轻教师的迅速拔节。同时真切地感受到“e课堂”的魅力所及,当场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一本课外书,学生一节课中阅读到底达到了何种程度,在吴明红老师的课堂里,就大胆尝试了E学习这一教学方式。当吴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E课本了解绘本故事、创编绘本故事、利用智动课堂进行网络在线答题时,我们看到了现代技术给学习方式带来的巨大变革,课堂成为了实现无限可能的地方。“e课堂”让信息的分享和知识的融汇变得更加即时、便捷。
而史铭玉老师的课堂关注阅读方法的指导,能够贴近学生心灵,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学生个性化学习。通过一个绘本故事引出学生对绘本故事的兴趣,进而进一步了解绘本阅读的基本方法。
两堂课精彩纷呈,是灵动与时尚的交融,令听课老师耳目一新。
二、智慧分享:走进E学习,开拓新视野。
课后,两位执教老师分别畅谈了自己的上课意图及感想,各个区域的代表老师针对两节绘本课进行了点评。
代表们畅所欲言,绘本课分为:绘本推荐课、阅读指导课等多种阅读课型,在今天的阅读指导课上,目标落在:1.读懂故事,了解绘本的特点;2.善于捕捉绘本中的图画和文字的信息,绘本的每一页都会“说话”,即便是封面和封底都会有所变化,培养学生观察力;3.掌握绘本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大胆猜想。
华罗庚实验学校的陈艳老师代笔金坛地区,进行了智慧分享:绘本阅读课在小学到底教什么?如何掌握绘本阅读的技巧:1.教师引导学生从封面入手,关注图画中的事物以及背景图案;2.引导学生品味文字的精妙,并学会运用,让绘本阅读课充满语文味;3.留给学生无限想象空间,引导学生和“习作练习”相结合。
三、专家引领:注重效率,指明前行方向。
江苏省教研室语文教研员、苏教版语文教材副主编李亮老师就两节同题异构的绘本课提出了三点思考:绘本与语文课程资源的拓展:一堂语文课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孩子学语文的资源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力;绘本应满足学生的阅读心理:课外阅读指导应讲究效率,应读通、读懂、读好,并谈了自己教绘本的想法;E学习来了,它对我们教学的冲击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语文学习更是一种实践,E学习不应脱离语文文化,是对文化的一种彰显与改造,我们还应该不断地去探索。
最后,常州市教研室朱洁如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从“斯沃琪手表之棋局人生”和“毕淑敏三读《海的女儿》”这两则故事娓娓道来,告诉老师们一本经典的书,可以在我们的人生不同的阶段读出不同的思考,体现出不同的价值。从“绘本阅读不是什么”、“E学习是什么”两个方面展开了阐述,引发了大家的无限思考……
智慧的分享、思想的碰撞,让每一位参加活动的老师受益匪浅,大家都将带着新的思考走进课堂,走在小语研究的阳光路上。
(常胜小学 黄静静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