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2339次
——“对话阅读课型研究”暨小语协作组第十二次活动报道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2013年3月14日 ,春寒料峭。市小语协作组一行十余人在研训中心陈老师、孔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金坛市河头小学,开启了新学期“以课例为载体的小学语文基本课型序列化研究”的大门。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对话阅读课型“课堂教学研讨。
走进多媒体教室,迎来的是孩子们一张张自信的笑脸。第一节课是河头小学的王玮老师执教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王老师充分利用文本特点,以“对话”展开教学。课始,王老师抓住小骆驼从“委屈”、“自卑”到“自豪”的情感变化设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创设了对话的空间,开拓了对话的渠道。孩子们跟着文中的小骆驼一起进行了一次有趣而充实的“沙漠之旅”。
第二节课是市小语协作组成员、河头小学的智卫琴老师执教的《爱如茉莉》。智老师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品读文本语言,感悟“细节”之美,体会“爱”的真谛。学生在课堂上得以独立地思考,深入地品悟,自由地表达。课末,扣住文中的“爱”,延伸到生活中的爱,使“爱”的内涵与外延得到了拓展。整堂课,通过朗读与想象、感悟与表达,使学生不断地与文本、与教师、与自我展开对话,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提高和收获。
观课之后,大家齐聚会议室。先由“对话阅读”子课题组长庄月娥老师以ppt的形式向大家汇报了课题研究一年多来开展的各类研究工作以及此次研究课的磨课历程。“对话阅读”课型研究从最初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到如今的“拨开云雾,初见青天”,课题组成员们经历了从懵懂到逐渐清晰的研究过程。在陈老师、孔老师的指引下,在与会老师的讨论下,他们研究的方向更加明确,研究的思路更加清晰。
最后的评课活动更加精彩纷呈,讨论异常热烈。针对本次研究课的主题“对话阅读课型研究”,评课老师直接与教者展开对话。或肯定,或质疑,评课活动少了客套,少了恭维,研讨的氛围十分浓厚。最后,研训中心的陈老师和孔老师进行了总结和点评,肯定了“对话阅读”课型研究课题组成员所做的工作,并指出“有了对话的意识,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对话?”“怎样推进对话,使之达到一定的高度?”她们的讲话使课题组成员们今后研究的方向更加明确。
疏柳弄春风,飞花自在闲。这次活动如同一场春风,吹皱一池春水,已然三月天,繁茂春景可待。
(金坛市河头小学 智卫琴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