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2355次
——小语习作组暨“课例研究”课题组第十一次活动报道
佛曰,前世的一百次回眸,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2012年12月12日,在研训中心陈老师和孔老师的带领下,“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小学语文素描习作课型序列化研究”和“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小学语文链接习作课型序列化研究”两个课题组有幸在常胜小学的阶梯教室温暖携手。这次的融情相约,大家都敞开了心扉,畅所欲言,时而感动,时而凝思,时而赞叹,时而争辩……
课例——一一石激起千层浪
下午第一节课,常胜小学的黄静静老师执教了一节人物外貌描写六年级作文指导课《猜猜他是谁》。黄老师把人物外貌的描写贯穿于游戏始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由学生熟悉的伙伴入手,然后以猜谜语的形式,呈现学生的习作片段,在猜猜他是谁的游戏中,引导学生把人物的外貌写出“特点”写出“神韵”。
第二节课,由薛埠小学的王惠粉老师执教四年级的教材习作内容《_______的自述》。王老师从“假想语文课本的经历”入手,创设了语文课本在课堂、课间、放学后等不同情境下的不同遭遇,牵引学生的生活入课堂,教师时时处处选用拟人化的手法,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童话的色彩。习作指导中,教师采用对比、创设情境等策略,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在学生说的同时,教师也很注重指导,引导孩子说具体说生动,让学生在一节课堂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能力的提升。
辩课——水本无华,相荡成涟漪
观课之后,先由“素描习作组”的组长杨霞银老师深情款款地为大家讲述了此次活动的筹备过程:由“牵手”的故事开始讲起,每一次的相约,每一次的磨课,都是心灵的交汇,诚如“链接习作组”的组长张国华老师所说,我们用实践这种最朴素的方式诠释着我们对“习作”的理解。接着是两位执教老师畅谈自己的磨课经历和今天的执教感受,两位老师都从今天的课堂中受益匪浅。之后在陈老师和孔老师的带领下,“素描习作”、“链接习作”和“感悟阅读”三个小组成员展开了激烈的“辩课”,习作课到底该怎么上?一个主题在不同的年级段应该达成什么目标?如何体现教师的引领作用?大家越辩思路越明晰,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溢满整个会场。陈老师和孔老师高屋建瓴地指出了我们习作中存在的不足:1、习作教学中,方法是有的,但教师往往缺乏提炼,一节课的着力点在哪儿,如何着实抓一个点,指导透彻,仍需努力;2、小学生习作教学的定位:帮孩子建立篇章意识,重在指导和引领。
展望——路漫漫其修远兮
最后,陈老师和孔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引领,首先肯定了两个习作课题组携手,凝聚团队力量的创意和为本次活动所付出的汗水。同时又对下学期的两个课题组的市级成果汇报规划了美好的蓝图。
暮色渐至,会场里仍荡漾着融融暖意,窗外的寒流早已悄然离去;大家仍徜徉在思辨的气氛里,不忍离去……
(常胜小学 黄静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