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2123次
2011年10月26日 ,深秋的汤庄小学内涌动着阵阵暖意,“小学语文协作组”的部分成员在陈秋云、孔惠萍两位研训员去的带领下,在我校进行了“课型研究”课题组本学期第一次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开展得充实有效。首先由汤庄小学的 杨霞银 老师和水北小学的 方琳 老师各上了一节五年级的素描类习作教学研讨课,两位老师都展示了各自的风采。 杨 老师的课设计新颖,过程清晰。由“猜礼物”入手,充分激起孩子的好奇心,以“看礼物”、“品尝水”这两个环节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指导学生抓住动作、表情练习说话,最后的“品人生”环节启发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悟。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地参与着游戏活动、尽情地表达着自己的情感体验:喜悦、懊恼、后悔……孩子们在习作表达的字里行间流露和抒发着真情与实感。 方 老师的课朴实、自然,扎实有序, 在师生间亲切、自然的对话中潜移默化地激发着学生的表达欲望,并注重教给学生习作的方法、开展语言的积累。
在课后的研讨中,成员们结合两位老师的习作教学,进行了深入地交流,迸发出了集体智慧的火花。先由两位执教老师谈谈各自的教学设想、思路、理念,说说整个准备的过程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接着由两位老师代表对这两节课做了评价,大家对两节课一致好评。随后其他成员也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真心的赞扬,也有真诚的指导;有方法的交流,也有思想的碰撞。大家畅所欲言,研讨活动气氛非常活跃。最后,协作组两位领衔人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既肯定了两位老师能紧紧围绕素描习作类课型研究的主题,以“微格”观察来推进自己的教学,着眼于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指导,展现了素描作文的真实、细腻之处。同时又指出了问题,如何将每个部分的所见所感所得通过笔端细腻地展现出来,是我们教师还要深深思考的问题。
下午,成员们以名家薛法根的“‘2008新思路’作文教学研讨会课堂实录”为材料,进行了理论学习,并再次结合今天展示的两节课进行了交流。通过学习,大家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作文教学重在方法的指导、作文指导要从基础抓起、作文修改指导要具体。大家也明确了在今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更切实,更具体地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人生,让他们用自己的眼去看,用自己的脑去想,用自己的手去“写生”,去“素描”,去积累写作的素材,练就扎实的基本功。
一天的活动很快结束,但所有成员们却在活动中收获了信心与勇气,在活动中汲取了教育的智慧,大家深深地感到自己身上的那份责任和压力。相信在协作组领衔人的引领下,在集体的共同努力下,每位成员都能在“小语协作组”这个团队中迸发出光芒。
(汤庄小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