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2148次
——记高年级练习类课型研讨活动
与阅读课型,作文课型研究相比较,练习课型一直以来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可是纵观十二册教材,练习所占的比例却是不容小觑,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正是基于对现状的准确认识,研训中心联合华罗庚实验学校语文教研组于4月1日进行了练习类课型的研讨活动。整个活动包含了观课议课、问卷调查、现场沙龙等多项议程。
首先华罗庚实验学校的钱新民老师和毛海鹰老师针对五年级下册练习五的“语文与生活”板块进行了同题异构教学。这一板块呈现的是与“新词”有关的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提供了一篇情境短文,由丁大勇欣赏“劲歌劲舞”时与爸爸间的对话引出“新词儿”这个概念。第二部分是一组反映当代生活的新词,一是读读下面的词语,二是说说它们的意思。在了解第二部分这些新词的意思后,第三部分则是要求再列举几个这样的新词。
——钱新民老师悉心执教
——毛海鹰老师精心指导
两位老师都紧扣理解新词展开教学,但呈现方式截然不同,各有特色。钱老师一直以来致力于儿童漫画的研究,对儿童漫画语言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积淀,所以钱老师将教材中的新词与多幅漫画巧妙结合,不但帮助孩子理解了新词,积累了新词,更激发了孩子对学习新词的兴趣,提高了孩子从细处观察漫画的读图能力,提升了孩子对生活、社会现象的思辨能力。毛老师的课堂则牢牢立足于“语文”,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对比导入,激起学习新词之趣;情境短文,奠定走近新词之基;学练结合,架设理解新词之路;掌握规律,揭开形成新词之秘;拓展延伸,奏响探究新词之律。用这样扎实的五步引领学生层层递进地展开学习研究活动。两堂课上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充分把握教学生成,学生自始自终兴趣高涨,妙语连珠,展现出较高的语文素养。
接下来的活动也是高潮迭起,掌声不断。老师们实事求是地完成研训中心下发的有关练习课型研究的调查问卷,真实地反映了目前在练习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不能有质有量完成教学的现状,并结合今天呈现的课例讨论改变这一状态的策略。老师们纷纷感言:练习课不应该被忽略,但因为练习课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要上好练习课教者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因为练习课有大量的空间给予老师发挥,也对老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研训中心孔蕙萍老师的一席话引发了老师们的深思。她指出现在的教学中有许多被无奈地忽略着,比如第一课时的教学、作文指导课的教学、练习课的教学等,这些内容是否真的可以忽视呢,希望各校各教研组能够致力于这些内容的研究,肯定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和收获。
——老师们静心聆听
——会场上倾心互动
研讨活动一直持续到四点半左右,老师们倾吐内心的困惑,分享他人的经验,认识了练习教学的重要性,心情如窗外的春光一般明媚起来,眉眼若路边的柳叶一般舒展开来。相信练习教学会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春风定然不会忘却这块土地的存在。
(华罗庚实验学校 毛海鹰 供稿)
附:
现场交流发言者:庄月娥(岸头实验学校) 张国华(尧塘小学) 高飞(薛埠小学) 阚荣芳(殷雪梅小学) 陆硕海(后阳小学) 等
上交研讨材料者:颜晓芸(常胜小学) 方琳(水北小学) 蒋顺芳(儒林小学) 滕晓惠(尧塘小学) 庄月娥(岸头实验学校)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