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学科通知>>小学通知>>小学数学>> 文章
金坛市第三届“迎新年”小学生数学小论文评比结果通报

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617次

各小学:  

第三届金坛市“迎新年”小学生数学小论文评比活动已经圆满结束。活动期间,共收到各校提交的三年级小论文111篇,四年级小论文107篇,五年级小论文102篇,六年级小论文103篇。研训中心对四百余篇小论文进行了三轮盲评,共评出一等奖62篇,二等奖100篇。(获奖名单详见附件)  

本次参评小论文呈现出了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选题广泛。学生能从知识掌握、探索发现、奇思妙想、调查分析和合作过程等方面来确定主题,内容独特、新颖,富有创见,不简单重复别人的东西,不无病呻吟。如学习了找规律知识,小作者能从生活出发,重温规律,寻找和解释生活中的规律现象,使知识学习与理解掌握得到有效结合;如有的学生在经过一些同类的计算练习后,通过多次举例、印证,并从中发现巧算奥秘;更多的学生能结合身边数学,介绍自己学数学用数学的技巧和方法,如到商场观察商品标价,发现有没有欺诈;统计用水用电情况,提出节约水电措施;统计学校门口的交通拥堵情况,提出分析建议等。  

二是言真意切。小论文内容实在、言之有理,既不空洞无味、也不冗长拖沓,文章紧扣主题,力求做到准确、精练,较好地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与科学性。能对书本中的知识产生质疑和思考,并能条理清晰地把自己的思考写下来,层层剖析,形成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能在常规的解题过程中,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去思考问题,最终产生自己独特的思路和解题技巧。  

三是彰显文化。学生在撰写小论文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再现、一种发现,而是从中更好地体会数学的一种社会价值。从学生的小论文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逐渐学会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问题,能密切联系数学与生活,并且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想。  

从本次参评小论文的撰写和谋篇布局来看,还有以下几方面需要进一步思考:  

1.部分论文明显缺乏教师指导,整篇文章语言缺乏逻辑性,内容体现不出思维的过程和思考的深度。  

2.撰写的数学童话过于情景化,冲淡了数学味。大多数设计闯关游戏,使童话变成了练习题的堆砌。建议将一个数学知识点进行整合挖掘,然后将其编入数学童话中,数学味更浓,也更有整体性。  

3.体裁雷同,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文章都是写购物、打折、买五送一之类的。有些论文的选题可进一步精选,如:大树有多高,四至六年级都可以写,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码数与厘米数的互化、节约用水此类主题也较多,大同小异。可以紧扣本年级教材,选择一个点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然后撰写成文,点虽小但更容易出彩。  

  学生获奖名单及优秀指导老师 

金坛市教育研训中心  

   

昨天访问: 226675  |  今天访问: 287650  |  本月访问: 287650  |  上月访问: 10859587  |  访问总数: 267743873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