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学科通知>>小学通知>>小学数学>> 文章
2007年金坛市小学毕业数学考试说明

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734次

根据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结合市教育部门关于“把好教育质量关”的具体目标,下面谈谈数学毕业考试说明及复习工作有关建议和要求。

一、考试说明

(一)考试目的

考查六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水平,了解六年级学生的数学能力层次,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研究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和六年级与七年级的衔接以及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问题,从而指导和促进小学其它年级的数学教学,进一步加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管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命题依据

本次小学数学毕业考试以教育部2000年5月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有关小学数学的调整意见为准绳,以现行教材为依托,以检测学生小学阶段学业水平为目标,并努力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要求。

(三)命题原则

1.一般性原则:以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苏教版教材为主要依据,但不拘泥于教材;不出偏题、怪题,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为主,力求起到有利于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

2.学科性原则:在重视“双基”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测试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基本的运算能力、必备的空间想象能力、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力求体现数学的学用价值,适当渗透学科综合的思想。

3.科学性原则:检测题叙述简洁、明了,题图搭配合理,尽量避免数学教学中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力求体现“小学数学毕业考试”是“学业水平测试”的性质,科学地体现检测的难度和区分度。

(四)命题范围

1.整数和小数

1)数的概念

理解自然数、整数、小数的意义及有关概念;正确、熟练地读写整数、小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和进行数的改写,掌握小数的性质,能运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改写。掌握十进制记数法及位置值原理的运用;会进行整、小数的大小比较。

2)数的整除

理解整除、除尽、约数、倍数、质数、合数、质因数、互质数、奇数、偶数、公约数、公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概念;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了解质因数、质数与因数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熟练地求出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数的运算

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及相互关系,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顺序和方法,能正确地、合理地进行整、小数间的四则混合运算(四则混合运算的步骤不超过三步)能灵活运用所学运算定律、性质进行简算,具有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加、减、乘、除的口算,能根据文字叙述的数量关系正确地列出算式并解答。

4)解决问题

掌握一些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典型问题的结构特点,在理解四则运算意义的基础上,联系题目的实际意思,会正确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灵活解题;重视数学与生活联系的实际问题,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如统计在生活中的运用等);解决问题的步骤一般不超过三步。

2.简易方程

1)会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几何形体的有关公式;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解方程等概念,能比较熟练、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2)能比较熟练地列出简易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有条理地说出解题思路。

3.分数和百分数

1)概念

理解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及有关概念;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正确、迅速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会比较它们的大小。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及与小数的性质间的内在联系,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

2)分数的运算

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及与整数四则运算意义间的关系;能正确合理地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不作要求),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同样适用。

3)实际运用

了解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三种基本类型,能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或方程解答;理解百分率的含义,会求生活中的百分率问题及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存贷款的本金、利息等)。

4.量的计量

掌握常用的长度、面积、体积(容积)、质量、时间等单位,熟记相关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写;能用常见的计量工具进行简单的测量。

5.几何初步知识

理解线与角的有关概念;会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会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能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掌握常见平面图形的特征,能正确计算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征,理解并熟记以上形体的表面积(圆锥体除外)、体积的计算方法,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并能联系实际正确地进行以上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6.比和比例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看地图上的比例尺,会解答有关比例尺和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7.简单的统计

1)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2)了解统计表和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学会把一些原始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的方法;能看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会对统计图表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利用作图纸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五)试卷结构及呈现形式

1)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全卷满分100分,时间为90分。卷面为6开双面,试卷题型为6个大题分别是:计算题(含口算与文字叙述题)、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解决问题、操作与分析。各大题分值分别约占25%、5%、5%、20%、30%、15%。

2)试题的难度与梯度:试题的难度值控制在0.85左右;试题梯度按7:2:1原则分配。

3)呈现形式:与2006年试卷形式大致相同,在部分题的呈现形式方面会更与生活实际相贴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适当安排类似《数学课程标准》中相应学段提供的案例的题型。

昨天访问: 293883  |  今天访问: 236019  |  本月访问: 529902  |  上月访问: 10859587  |  访问总数: 267986125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