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2340次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市研训中心工作安排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继续坚持以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深化课程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基点,充分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牢固确立“德为先、人为本、质为上”的办学理念,在“减负增效”的背景下,调动教师的自主精神和挑战意识,促进数学教师群体健康、持续的发展,促进教师个人真实、全面的成长,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工作目标
以学习为抓手。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认真组织教师主动、积极地学习,力求取得实效;
以质量求发展。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优化教学常规管理,加大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力度,整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以能力为归宿。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持续发展打下厚实的基础;
以科研为策略。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扎实开展课题研究,组织开展有效的教学研讨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的素养。
工作措施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1.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引导教师切实有效地研读《常州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建议(常规)》、《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等相关课程改革的材料,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江苏省小学数学网站中的资源,倡导教师在理论指引下去关注和研究课堂中学生的发展、课堂中教学的生成、教学中对教材的把握与处理等问题。
2. 在学习理论、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用先进教育理念支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深入。教师要以真诚的眼光注视学生,亲切的语气教育学生,信诚的心态引导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阶段性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持续发展打下厚实的基础。
(二)科学管理,提高效益。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立足课堂,科学管理,以转变教与学的行为方式为出发点,深化课堂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 改革备课模式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针对以往高耗低效、教师孤军奋战的缺点,可建立“高效、共享、反思”的新型备课方式:初备----集体备----细备。(初备是教研组组织教师期初钻研教材,定好目标,定好人员。集体备是提前一周年级组集体研究,备教学预案。细备即教师在施教、评课后进行个人二次备课,主要是关注学情分析、补充个性教学资料、撰写教学反思等,教师要根据各班学生实际和自己独特的思考充实各个环节的细节,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 优化教学过程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改革是教学永恒的主题。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努力构建科学、实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1)优化课前准备,为提高课堂效率作保障。首先要指导学生充分地预习,其次要提高备课质量,要求教师要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2)优化时间安排,努力创建学习型课堂。改变教与学的观念,努力使新授的知识点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倡少讲精讲,多学多练,发挥40分钟的最大效益。
(3)优化学法指导,探究最佳教学途径。树立每个学生都可以学会、会学的观念,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4)优化习题设计,巩固应用解决问题。作业要分层要求,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完成并得到发展;练习要精心设计,做到有发必批、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
(5)优化督促机制,保证学生人人参与。必须严格要求督促,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3.关注培优辅差
针对每个班不同层面的学生,教师要早一点打算、多一点行动、少一点埋怨;早一点落实转化措施、多一点关心体贴。一抓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补缺补漏重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二抓课堂拓展,在学生流动较多的同时要不断发现有潜力的学生,从而提升合格率和优秀率。
4.重视质量评定
对数学学科教学质量的评定,坚持注重教师平时的教学效果,探讨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如何有效、合理地设计、布置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如何提高课堂四十分钟效率。本学期学校内教研工作,既要发现成绩,总结经验,又要寻找存在问题,研究解决方案,促使学校素质教育再上新台阶。
(三)搭建平台,提升素质。
学校发展的动力是教师,课程的最终实施者也是教师。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业务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品味,因此,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研究《基础课程改革纲要》,切实抓好学校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的成长。具体措施有:
1. 创设良好成长环境
继续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对事业性强、勤于钻研业务、青年教师要多压担子。为青年教师的成才提供更多展示、交流的平台,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评课活动,使之尽快脱颖而出,从而向周边兄弟学校彰显出省级实验学校的示范性、辐射性。
2. 搭建教师成长平台
实践证明,促进教师快速成长的最好舞台是课堂。因此,本学期我们将以教研活动为依托,抓实、抓活教研活动的各个层面,切实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
(1)教研活动制度化
根据教研组的具体情况制订切实有效的活动计划,教研活动的重点应该放在课堂教学,保证时间、保证质量。教研组长要组织好教研组内的每一次听课、评课活动,并认真做好记录。教师之间实施“开放的课堂”,相互听、评、议,促使每位老师上好“常态课”。 每位教师每学期都能展示一节优质、高效的公开课,在反复研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
领导班子随时走进课堂听“推门课”,并及时与执教者交流与商榷,一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年级蹲点领导也一道参加教研组的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及时了解、掌握教研活动的第一手资料,真正把教研活动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起来,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教师成长结合起来。教研组每位教师一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教研组长听课不少于30节。
(2)教研活动多样化
针对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预设与生成,研讨在实际教学中的困惑、疑难问题,集思广益、交流探讨,促使广大参与教师有所收获。
始终以“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成长”为教研活动专题。组织学习,明确目标开课研讨,并进行下一轮开课的集体研讨。集体备课要确保实效,注意发挥每个教师的智慧,也唯有此,才能使更多的教师有参与的机会、锻炼的机会。
为让年青教师迅速站稳讲台,开展“师徒结对”活动。要求每学期师父为徒弟至少上一节示范课,徒弟必须上两节汇报课。学校也将结合市级开展的各类活动,努力为年青教师提供参与的机会,促使年青教师在专业成长的平台上脱颖而出。
学校将有目的、有计划地邀请专家、名师来校讲座、上示范课。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实现理念的刷新、行为的改变,为全体教师提供学习条件和展示才能的舞台,让教师大胆实践、鼓励冒尖、脱颖而出,成为教育的行家。
(四)科研引领,提升素养。
本学期,按照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全面展开教学研讨活动,形式既有研讨、上课,又有课后的反思、总结,遵循“设计——实践——反思——重建——总结”的研讨全程,力求使整个研究过程扎实、全面、系统、高效。
1.继续开展《案例与教师专业成长》课题研究活动,以科研带动课改,以课改充实科研,深化理性思考,自觉总结与反思已有的课改经验。通过深入研究和不断实践取得新的进步,做到带着问题上课,带着问题研究,及时记录、反思、总结。
2.落实校本教研,以案例为载体,以问题为核心,以带着问题“实践—反馈—调整—再实践”为基本模式,积极营造“学习交流、开放进取、活跃创新”的良好氛围。
3. 重视写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每节课后教师要认真地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重视反思,要从深层次考虑自己的教学工作,写出有质量的教学反思。要重视反思在日常教学中的作用,养成良好的写反思、用反思的习惯。
4. 组织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提高教师理论和写作水平。各班教师要鼓励学生养成写数学日记和写小论文的好习惯,并做好动员、指导、推荐、发表等工作。
(五)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1.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减负”精神,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坚决杜绝随意加快教学进度、拔高教学要求、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现象;学生的课业内容要合理、适度,练习设计要注意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到精心挑选,精心批改,力求轻负高效,积极为推进素质教育创设宽松的环境与条件。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用手、用心、用脑去认识世界。
2. 各级各类的活动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实践性、愉悦性、趣味性,因而在学校教育中具有其独特的目的、意义。
一是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和补充;
二是有利于对个别学生的因材施教;
三是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本学期,将开展数学口算、知识拓展等活动。各项活动要精心备战、及早训练,以此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具体安排
九月份:
1.学习《新课标》、《常规》,制订教研活动计划。
2.市研训中心来校调研暨数学新教师课堂教学互动研讨。
3.撰写数学年会论文。
4.认真准备“空间与图形”领域第二次专题研讨(三年级)。
5.案例与教师专业发展成长(一)[发言人:沈 亮]
6.教学写真(一)(主题:如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7.交流个人成长计划。
十月份:
1.组织学习江苏省小学数学网站中的资源,网址为:http://www.xxsx.cn
2.教学写真(二)(主题:培优辅差的新举措)。
3.集体备课。
4.案例与教师专业发展成长(二)[发言人:陈 琳]。
十一月份:
1.教学常规检查。
2.开展“数学小报”评比活动。
3.案例与教师专业发展成长(三)[发言人:倪 霞]。
4.教学写真(三)(主题:浅谈撰写教学反思之我见)。
十二月份:
1.市研训中心来校调研“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2.开展数学口算、拓展等活动。
3.案例与教师专业发展成长(四)[发言人:张伟江]。
4.教学写真(四)(主题:校本教研的开发与利用)。
一月份:
1.制订学期复习计划,做好期终考试的准备工作。
2.开展“数学日记、小论文“评比活动。
3.撰写教育论文和教育教学案例。
4.认真写好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5.上交个人专业成长总结。
薛埠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
二00九年九月
昨天访问: 293883 | 今天访问: 34677 | 本月访问: 328560 | 上月访问: 10859587 | 访问总数: 267784783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