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2049次
在鲜花盛开时回眸
-----让复习与新授结伴而行
沙龙时间:2009年3月23日(周一)下午
沙龙地点:英语办公室
沙龙主题:让复习与新授结伴而行
参与人员:温晓玲 邓黎丽 荆雪珍 郭晓晴 吉 扬 移 建 刘湘云 丁 雪
王丹凤 洪永秀 钱荷琴 朱小芳 唐小月 王爱琴 沈锁强
策划:金爱萍
主持:钱荷琴
记录:吉扬
整理:钱荷琴
活动记录:
主持人:春天,鲜花盛开,在这个最美的时节里,又迎来了属于我们的聚会 。最近市研训中心金老师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由于这学期是长学期,有的学校早早的已将期中考试之前的新授内容上完,他们将用很长的时间进行复习,她认为这样的安排不一定合理,小学生的学习需要有新的内容给予刺激,长时间的复习课势必降低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我们学校英语组,在如何安排新授与复习方面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探索与研究,下面我们就对这个话题畅所欲言,讲讲自己平时的做法和思考。
郭晓晴老师:我觉得,不能把新授课完全地上成新授课,也不能把复习课上成单纯的复习课.应该互相渗透。比如,教新单词时可以用旧句型来操练,同样,教新句型时可以用老单词来练习,让学生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这样,学生的表达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胆子变大了,思维变活跃了,新知识和旧知识产生了有效的迁移.课堂上学生们个个举手抢答,真有“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架势,这样的英语课堂怎么不叫学生喜欢呢?另外, 可以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教材进行有效的组合。比如各年级的UNIT 5或UNIT 6是复习单元,我们应该把复习单元的各个部分分解到前面各相关单元去教,不必等到前面几个单元都教完了,再来单独go over复习单元,这样就打破了知识的系统性,把知识一块块地孤立起来了,不利于知识的复现,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交际。
总之,我觉得教无定法。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位老师都有各自的好方法。只要我们肯用心思考,愿意多研究,肯定会让我们的英语课堂精彩起来的。
主持人:苏教版牛津英语,知识容量大,学生对以前所学的知识很容易遗忘,我就把上课前五分钟留给学生,让他们过把老师瘾。每节课前都有一位小老师选择一个话题,例如:“colours”、“animals”、“time”“shapes”…… 把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整合,作好充分的准备,给同学们来上课。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高低,把他们分成五人一组,一组上完后,选出最佳小老师。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让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当代教学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我们只有让学生学会自行探究和应用知识的方法,他们今后才能独立地进行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从而适应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在不断地实践中,我深深意识到:不管老师怎样谆谆教导,苦口婆心的教,其效果可能不及学生亲自去体验、实践。“小老师” 们在我的帮助下,认真备课,其本身就是一个学习方法的探索和掌握的过程,是对以前知识整理的过程。
王爱琴老师:接着钱老师的话题,我来谈谈我在五年级教学中的具体做法。《牛津小学英语》5B第一至第四单元主要涉及“谈论课程表”、“谈论疾病”、“打电话”、“谈论兴趣爱好”、“谈论一个朋友”等话题。这些日常用语的的实践性很强,在平时的课堂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有步骤地将机械性操练和交际性操练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加以综合巩固与运用。具体的课堂操作,可以用10分钟左右时间开展以下两种形式的活动:
一、课前五分钟话题汇报
由一名学生提前做好准备,笔头写下内容,交由英语老师查看、修改。然后,进行口头练习,达到熟练。课堂上由其向大家汇报,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汇报完后,教师根据汇报内容向其他学生进行提问、交流,或者由其他学生与该汇报学生直接进行言语交流。
汇报内容涉及“星期、课程、兴趣爱好、介绍自己身边的人”。
二、课前五分钟情景表演
由几名学生就某一个话题内容,提前进行准备,课前做好排练。然后,在课堂上借助一定的道具进行情景对话表演。其他学生在认真观看后,由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之间根据刚才的情景表演进行相关话题的交谈。
情景表演内容涉及“谈论星期与课程、打电话谈论疾病、发送电子邮件谈论兴趣爱好,介绍朋友”。对话主要模仿1—4单元A部分的格式。
例:打电话谈论疾病(道具:电话,毛巾、体温计、水杯、水果、鲜花)
朱小芳老师:刚才钱老师说苏教版牛津英语,知识容量大,是事实,但是教材的编排很好地体现了前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前面的课文为后面的打好基础,后面的课文是前面的复现,又进一步加深,层层递进。所以我们教师要充分研究教材,不仅仅研究自己所教年级的教材,更要好好研究整个小学阶段的教材,甚至要探究初中的衔接教材,做到成竹在胸,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有“话题”可言。在教学新课时首先要充分复习已学的知识,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当然要注意复习的趣味性)这样可以唤醒学生对本知识点的记忆,更重要的是使得原来在这个知识点上还存在疑问或不够理解的同学,能弄懂弄通。许多教师在上课时直接进入新课是很不可取的。在新知识教学结束以后,不是草草练习了事,而应该再利用一课时进行巩固、提高。精心设置相对应的语境,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语言,并进行与本话题相关的拓展与延伸,使大部分学生强化记忆,使学有余力的学生亦有所得。也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学生状况,要求学生写出句型。或者设计阅读练习、调查、写短文、写每周日记等作业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改变学生说得很流利,但是书面表达不注意细节的现状。这样在新授前复习,在新授后巩固提高,然后再进入下一课,相信学生的收获会更大!
移建老师:儿童的认知发展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抓住了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强调教材编排要体现“由浅入深、有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复现”的原则。因此,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复习导入法,就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让学生复习前面所学过的知识或与本课有关的语言点及知识点。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帮助学生回忆旧的知识,从而更好的引入新授课题。小学英语教材采用循环式的编排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例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 4B Unit7 At a snack bar 的课文之前,先安排用What would you like? What about ××? How much is it?这些句型来复习巩固旧知,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小卖部的情景,让学生分组表演,通过授前导入的练习,为新知的教学作了必要的心理、知识的准备,并且调动了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又如在教学4b Unit9 Breakfast时,课的一开始,我便拿出一只包,并对学生说:My breakfast is in the bag. Guess,what is my breakfast? 这样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迫切想知道老师的早餐是什么,就积极的发言猜测,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了,以前所学的知识一下被激活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起来。
唐小月老师:复习与新授在英语课堂中是交替进行的,新授可以在复习的基础上完成,由旧知引出新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学习兴趣,能让学生想学,会学,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如在教新单词时可以先出示含有相同音素的单词,如在学take,可以先出示cake,引出take,还可让学生继续读lake, date,这样单词的音和形就比较容易记住。每节新授时还可利用上一课时的内容来引入,如在5BUnit4第一课时主要操练的是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Sundays?I usually…到第二课时要操练What does … usually do on Sundays?时,先利用上节课的句型问学生A: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Sundays?I usually…接着问学生B:What does A usually do on Sundays ?(读的时候故意把does音发响亮点,或重复几遍)学生马上回答He/She usually…,如果不正确,可以适当提醒,或让其他同学发言加以比较,从而掌握正确的表达方法。这样长时间的交替进行,学生就能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性学习,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学生课堂上才能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悠然心会、深得吾心”。
王丹凤老师:我觉得唐老师说得很有道理,在新授前的复习环节教师一定要注重复习的内容与当前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否则学生就会觉得太唐突,复习效果也不会太好。为了激发学生在复习环节的学习兴趣,老师应将旧内容翻新、引伸,把有关知识点串起来。如复习6BThe seasons时可与4A Whose gloves的内容相互融合,师: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What do we wear in winter ?这样既复现了当前的教学内容,又复习了关于衣物类的单词及句型——gloves, hat, scarf, shoes, coat…这样在师生或生生交流中,学生就自然的复习了相关内容,这比单纯地默单词、背句型效果要好得多。
邓黎丽老师:复习课让学生一味的默写、背诵必然阻碍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我在教完一个单元,经常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训练,既复习了新课,又拓展了知识,效果较好。比如在5BU1学完后的扩充阅读课上,我根据材料里的一些新知识,结合他们学过的语言点,出了下列题目做巩固
对话材料: My name is Susan. I’m a student of Jin Ling Primary School. I’m in Grade Five. I go to school on foot from Mondays to Fridays. Sometimes I go to learn playing the violin on Saturday mornings. I like Chinese and English. I don’t like Maths, but every week we have more than 5 Maths lessons. I think it’s very boring. Perhaps I’m not a bright girl. My two brothers like it. They often get high mark on it. This term we have a new subject, Computer studies. It’s an interesting subject. I feel I like it. I often like drawing houses, birds, and flowers on it. Miss Fen teaches us that lesson. She is a pretty and kind girl. Time to go to bed now. Good night everyone!
1. 知识点回顾并运用:
a student of Jin Ling Primary School a student of this School
一名金陵小学的学生__________ → 这个学校的一名学生_________
from Mondays to Fridays from Wuxi to Shanghai
从周一到周五____________→ 从无锡到上海 _______________
a bright girl What a bright boy!/ How bright the boy is!
一位聪明的女孩子___________→ 这位男孩太聪明了__________
2.材料转换利用:
Susan ___________ of Jin Ling Primary school. She __________ in Grade Five. _________school on foot. She _____ Chinese and English. She ________Maths. This term she ______ a new subject, Computer studies. She ___________ subject.
3.借助内容,谈论话题。
例如此对话材料是有关学生生活,学习方面的内容,在教学中可以以此为基点,与学生交换此类内容的意见并引申谈论一些其他边际内容。
如:(1) 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 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What do you usually do after your homework?
(2) Do you like Computer studies? Who is your Computer studies teacher? Do you like him? I think Susan is a lovely girl, how about you?
4.复述材料内容
此项要求相对较高,可用提纲、关键词、图表、图画作为提示。复述要防止学生背说,启发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材料内容上。
象以上的材料内容就可以给下列关键词
Name / Student of Grade Five / favourite subject /don’t like maths / New subject / like doing something
关于阅读材料的来源,途径有多种。主要有:(1)博览群书,筛选阅读材料( 2)结合教材,编写阅读材料 (3)引导学生,创作小短文(4)鼓励学生,推荐课外阅读材料 (5)发动课题组,开发校本阅读课程资源。
关于课外阅读的研究,我们可以结合我们的课题《在小学英语中扩大阅读量,培养语感的研究》做更多的工作。
洪永秀老师:下面我将结合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情况谈谈我是如何处理这个“活”字的。 (一)进行知识的复现,做到“活灵活现”。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内容量大,词汇多,知识点散,有些语言素材或话题复现频率低,甚至不复现,导致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因此,我认为教学中的知识复现是我们一定要处理好的。为了做好知识复现,我在以下方面做了尝试:
(1)创设开放的课堂语境。
课堂上教师的话语既是学生信息输入的来源,同时还起到帮助学生语言输出的引领作用,达到语言交流的目的。教师的话语如果仍一味地使用教材中的“成品”,而不让学生知道这些“成品”生产的过程,学生就会缺乏语言使用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所以,教师要善于将教材信息转化为自然交际状态下的信息,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围绕教材话题,尽可能的创设开放的课堂语境,帮助引导学生使用更多的语言。
如我在教学6AUnit1谈论“the only child in one’s family”这一话题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和我一起交流的。
T:Do you have any brothers or sisters?
Ss: No, we don’t.
T: So you are the only child in your family.
T: But I’m not the only child in my family. Because I have a brother and a sister. Do you want to know them? You can ask me some questions about my sister or brother.学生对老师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兴趣与好奇,所以一下变得非常兴奋。
在谈论my sister时,大家的问题五花八门:How old is she? What’s her name? What’s her job? What’s her weight? Who’s heavier, you or she? Are you as tall as your sister? Is your sister younger than you? Is she beautiful? Does she have a child, a boy or a girl? What’s her hobby? What does she usually do at the weekends?…在这些问题中,部分是本单元的句型,达到操练新语言的目的,但更多的话题涉及到旧知,如How old is she? What’s her name? What’s her job? Does she have a child, a boy or a girl? What’s her hobby? What does she usually do at the weekends? 等,都是前面所学内容的复现,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所学语言,交流起来非常自然。
总之,课堂上教师所创设的语言环境越开放,学生就会有更多参与课堂的机会,学生表达的愿望越强烈,就能从更多的角度进行语言的交流,学生的语言就会变得更灵活自然。
(2)结合语音板块的教学进行知识的复现。
每单元的语音版快,我不是简单地带学生读一遍,而是事先布置学生预习,利用课外时间搜寻含有相同发音的词,课上比一比,看谁找得多,读得准。这样,既学习了语音知识,也复习了许多单词,培养了学生按语音规则记忆单词的习惯。另外,我模仿教科书上的方法,让学生用归类的单词组句,学生很有兴趣。如brother, mother, monkey, love
The Monkey’s mother love her brother.
The monkey and his brother love their mother.
My mother buys me a monkey, my brother loves it very much.
像这样的活动,使学生在组织语言的同时,复习一些旧的句型,语言变得灵活,思维变得开放。 (3)单词接龙游戏复习单词。 以四人小组或八人小组为单元开火车的形式,快速报单词。如:clock-kite-egg-go-orange…或用一张纸按顺序写下,放到投影下展示,看哪个组写得多,写得对。 (4)每单元的专题作业。
每学完一个单元,我都要求学生模彷A或E部分内容编一段小品,或根据单元话题以第3人称的形式对课文进行复述,或者编写连环画,或编写手抄报。这样不仅巩固新知识,对旧知识的复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完成专题作业的同时肯定会去搜寻很多的语言材料。在批改方面,我也会有意识地对一些灵活运用的语言大加赞赏,让评价成为一个很好的导向。
(二)如何用有限的信息说出更多活的语言,从不同角度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听力等等),做到“活用活现”。 (1)利用好学生的专题作业。 写作的过程对学生来说,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更是形成综合运用语言的过程,如果我们的作业安排得当,将是很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课程标准提到:课程资源的开发本身具有学生亲自参与开发的特点。)由于每个学生生活的环境,思维方式的差异,使写作的内容丰富多彩,这为教学提供了一个开放,广阔的素材空间,信息空间。
a.通过交流,训练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优秀的作品,我要求他们打印发表在教室后面的“芳草地”专栏当中,这样不仅提高了写作的积极性,而且学生之间的交流更方便。学生的作品是教材内容的补充。为阅读提供了活化的开放的素材。
b.与听力训练相结合。教师可以把一些优秀的学生习作作为例文,录制成磁带,让学生根据内容回答问题。 c.与口语训练相结合。在阅读之后,可由学生进行提问回答,互相了解对作文信息的掌握情况,同时也是交际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专题作业为我们提供了适合学生认知水平与能力发展的多元化教材,加大了学生语言信息获得量,给学生带来了多方面的信息刺激,从多重角度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如何将新授与复习合理地结合起来,提升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刚才我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理论,有实践。希望能和全市的英语老师共勉!
金爱萍老师:实验学校小学英语组的沙龙很实在,大家围绕“新课教学中如何渗透复习”交流了各自的做法,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确实,我们有些学校的老师对教学进度的控制缺乏科学性,在“教教材”的行为中,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发展,过多的关注自己所谓教学任务的完成,一旦完成了单元教学,则进入了无序的、无目的的复习阶段,导致老师没有兴趣教,学生没有兴趣学的结果。希望我们的英语老师能开放思维,在设计教学上多动脑筋,合理整合教材,让学生的英语学习的雪球越滚越大,让学生对我们的每一节课都充满浓厚的兴趣。
昨天访问: 299193 | 今天访问: 236652 | 本月访问: 1744941 | 上月访问: 10859587 | 访问总数: 269201164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