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学科动态>>综合研训>>幼儿教育>> 文章
南京鼓楼幼儿园实习见闻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5199次

南京市鼓楼幼儿园的前生是鼓楼幼稚园,由我国著名的教育 家陈鹤琴 先生1923年创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幼儿园。鼓楼幼儿园继承 陈 先生的传统,一贯重视教育教学研究,开展了活动教育课程单元教育课程幼小衔接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等多项国家、省级重点课题。在鼓幼80华诞之际,在钟楼区教育局、区幼教管理中心领导的支持和精心安排下,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与其他7位老师一同踏入这所全国幼教实验中心,与鼓幼的老师、孩子零距离接触,亲身去感受这所名园的所散发出的独特的魅力。 在鼓楼幼儿园我被分到了大二班,参与整个班级工作的每个环节。在短短的一个月的学习时间里,从鼓幼的点点滴滴中我感受到很多,也学到了很多。  

一、浓郁的办园特色  

让幼儿园成为孩子们的花园、乐园是鼓楼幼儿园一贯的办园方向,鼓楼幼儿园以教研促教学,让老园走新路,以社会、自然为教育的主要场所,注意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每独墙都会说话让每个场景都成为儿童受教育的场所,并通过单元教育课程的整合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使鼓幼的孩子在社会、科学、语言、音乐、体育、美术、品德、习惯、劳动、游戏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让儿童心情愉快、快乐学习、玩中求知、做中进步已经成为全园所有教师的共识,做情感型教师、做儿童的伙伴和朋友更是鼓幼教师努力的方向。从今年起,鼓楼幼儿园的教育科研题目是:个别化教育。这个课题研究的时间是2005~2015年。  

二、区域活动的创设和指导  

 陈鹤琴 先生认为: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教育上的环境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对幼儿来说,最有效地学习发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鼓楼幼儿园的老师在为幼儿创设环境时,非常注重环境与教育的一致性。幼儿园花大力气扩大了活动室的空间,并且充分利用好每一寸空间,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  

(一)、区域活动的利用方式  

在鼓楼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利用方式大概有三种:  

1 区域活动做为分组教学的一种形式。  

在鼓楼幼儿园,教师每周有2~3次的分组教学,其中,数学和美术是不分组的,区域活动这时就被当作分组教学的一种形式。教师在某个区域里重点指导一组幼儿学习新的内容,其余幼儿或者在其他区域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或者按照教师预先提出的要求复习(或应用)以前学过的内容,然后轮换。  

2 区域活动做为集体教学的延伸。  

因为指导思想不同,所以此类延伸有三种作用:(1)、考虑到集体教学不容易满足和照顾不同幼儿的需要,所以在集体教学之外,利用幼儿的其他自由活动时间,在相关的区域对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幼儿做必要的辅导;(2)、有些内容(比如有些主题活动)需要多种活动形式配合或补充才能完成,才能加深印象,促进幼儿理解和应用;(3)、虽然是名园,但有时也会遇到由于教学设备不足,做不到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的情况。教师在课上演示,课后把操作材料投放到有关的区域,让幼儿自由操作。  

3、把区域活动做为在集体活动之外为幼儿创设的自由活动。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内容、材料和伙伴,通过游戏和自由交往获得课堂上得不到的有关经验。这一点,在我们的幼儿园中被运用的比较充分,我们很多的老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会错把区域活动理解为幼儿的自由活动,显然,这样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二)、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  

根据 陈鹤琴 先生曾经提出这样的教学原则: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这就告诫我们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尊重幼儿的发展,积极鼓励幼儿主动学习,主动创造,使幼儿通过亲自感知、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获得真知。遵循陈老的这些教学原则,鼓幼的老师确定了区域活动的的指导策略。  

1 围绕单元创设活动区域:  

单元课程是鼓楼幼儿园的特色,所以,她们活动区的创设、区域里的活动材料都是紧扣单元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根据目标提供操作材料,通过材料调控幼儿的操作行为,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陈鹤琴提出儿童期是人生独立生活的一个时期儿童有自己的思想,儿童有自己的力量,需要教师的尊重和支持。因此,工作室活动时我们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把自主权还给孩子,给幼儿一定的自由度,使他们有自己支配自己的权利和机会,有充分的自由活动空间。教师则将幼儿的阶段发展目标设计为多形式、多层次的活动内容、操作材料,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水平、实际需要自由选择、自主决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做。如:儿童美术区,老师为幼儿创设了开放式的环境,各类美术工具、材料分类归放幼儿随手可拿,并根据季节特点、幼儿年龄特点,不断补充可变性材料(如:树叶、种子、果壳、橡皮泥、惠山泥、陶土等)。幼儿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爱好,任意选择所需的工具材料,然后凭自己的感受、理解,大胆想象创造。又如:儿童电脑区,围绕幼儿近期发展目标,提供多样化的软件(有自制的,有现成的),幼儿可任意选择进行游戏,使幼儿在玩乐中,既巩固旧知,又探索新知。   

3 提供适宜的材料   

 陈老 先生说过:小孩很少空着玩,必须有许多玩的东西来帮助,才能满足玩的欲望。活动时幼儿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受材料和替代物的影响。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因此区域活动时,鼓幼的老师将教育目标、内容转化为丰富、直观、有序的操作材料,并根据幼儿的活动需要,适时投放。 首先,根据不同年龄提供不同的操作材料,以满足各年龄阶段幼儿的需要。如:儿童陶艺木工区,小班提供木工玩具,幼儿玩简单的螺母配对游戏;中班提供半成品的材料,木板上已有现成的钉眼,幼儿则根据钉眼钉钉子、拧螺丝;大班提供真正的小型木工工具,有锯子、榔头、锤子以及木板、木块,幼儿通过敲、钉、锯等活动,与同伴合作完成小飞机梯子等简单作品。 其次,根据同一年龄不同发展水平提供不同的材料,以适合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如:儿童生活区,以提高中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为目的,就在衣饰架上提供了多层次的操作练习材料,有拉拉链、扣钮扣、系鞋带等。保证了材料的可选性,幼儿通过选择练习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能力强的幼儿变得更能干,能力弱的幼儿也在不断地尝试中逐步提高。 再次,老师们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不断充实新设备、开发新材料,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探索欲望。如:动物始终是幼儿的热门话题,他们有许多的为什么,并急于想寻求答案,于是他们就将幼儿平时难以观察、接触到的事物,引入活动区。孵蛋机,让幼儿参与孵小鸡的全过程;蚂蚁观察器,了解蚂蚁的居住、生活等多种现象……较好地激发了幼儿求知、探索的欲望。   

(三)、区域活动教师的指导  

陈老的做中教、做中学,用一个字,将连在一起,这样既肯定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又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给予幼儿适时适度的帮助,采取多种有效方法,激发幼儿做的内驱力,完成对新方法、新技能的学习,以达到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目的。因此,在区域活动中,老师主要运用以下策略: 语言策略: 首先教师的语言有启发性,通过语言的提问、暗示,激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开通幼儿的思路,引导幼儿去发现问题,并从多角度认识事物、寻求多种答案,让幼儿在教师语言的启发下,充分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发挥材料的隐性价值,促进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得到进一步发展;其次,教师的语言有激励性,善于捕捉幼儿活动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用语言肯定鼓励,使幼儿从教师的积极评价中获得自信,得到满足,从而乐于实践、探索。   

符号策略: 以直观形象、有趣的符号代替教师的讲解、示范,使幼儿在自我调整地学习状态中自主学习。(1)标记符号,在工作室摆放物品材料的地方贴上相应的标记,给予幼儿一定的提示、帮助,使幼儿明确各材料摆放的位置,并逐步养成自己拿取、有序归放的良好习惯。(2)规则符号,将区域活动的要求设计成形象、醒目的规则符号,时刻提醒幼儿遵守区域的规则。如: 保持安静: 保持环境整洁: 物品摆放整齐: 使幼儿逐步学会自我管理。 3)操作符号,将区域活动的操作程序、方法,设计成流程图。如:中班幼儿在生活工作室的操作活动:做饮料, 使幼儿通过观察思考,知道操作的顺序、要求,进而大胆尝试,独立完成。  

空间策略: 教师充分利用活动室现有的空间,规划、设计、创造性地运用空间。(1)固定空间,这是教师根据各区域的特点、活动内容、幼儿的需要设置的相对固定的空间,如美术区,根据不同的内容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有陶吧区、绘画区、小制作区、欣赏区等。科学区既有相对独立的空间,便于幼儿专心操作探索,又有相对开放式的便于幼儿相互交流的空间。(2)动态的空间,这是在固定空间的基础上,教师可根据当时活动的需要,幼儿的需要,或提供材料的需要,临时规划布局的空间,从而较好地发挥空间的隐性作用。 鼓楼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在专家的引领和指导下,在老师们的精心设计下稳步开展。幼儿每天在区域内的游戏时间达到2小时以上,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固而扎实的平台。  

三、家园共建 孩子的教育是由家庭、社会、学校三因素的合力完成的,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孩子第一 任 老师。鼓楼幼儿园很早就认识到了家庭及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所以在家长工作方面做的细致而周到。  

1 充分利用幼儿园网站,建立园长专线,家长可在BBS上与园长直接交流。  

2 每班都有本班的聊天室和留言版,要求教师每天上网与家长交流,回复家长的留言。并且将近期班级将组织的活动以及需要家长协助的工作在网上发布。  

3 每班成立家长委员会。  

4 家长参与制作幼儿成长记录”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倡导创新意识的今天,我认为这次到南京名园的学习不该是简单模仿、照搬,而应该是借鉴与发展。我深信:正确把握教育思想的核心,结合我们自己的教育现状,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探讨,将自己的所得所思所想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必将形成我们自己的教育特色,我们的素质教育实践水平必将得到提升,获得发展。  

   

昨天访问: 226675  |  今天访问: 175511  |  本月访问: 175511  |  上月访问: 10859587  |  访问总数: 267631734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