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26 信息发布:孔惠萍 浏览量:1022次
——区小语骨干教师研修团队暨“语文要素课题研究”第三十一次活动掠影
春风有信,花开满径,教研有期,润物无声。4月24日下午,我区小语骨干教师研修团队齐聚华罗庚实验学校,开展了江苏省十四五规划课题《大单元背景下语文要素分学段落实的教学策略研究》第三十一次研修活动。本次活动围绕高年段语文要素的系统落实主题展开。
刮摩淬励 课堂展示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研究课展示。首先由来自薛埠中心小学的王小川老师执教《田忌赛马》。王老师通过画对阵图标,摆赛马对阵图,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读懂文字背后的信息,将隐含在故事情节背后的赛马出场顺序清晰化、可视化。紧扣单元语文要素“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汇报展示中把人物内心的思维过程清晰且有条理地展现出来。最后以“谁是真正的大赢家?”展开思辨,让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第二堂课由华罗庚实验学校的陈岚老师执教《跳水》。陈老师基于单元语文要素,开篇即为学生搭好学习的支架,指导学生借助故事中人物角色的关系以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两种方法来梳理故事的脉络。然后通过抓猴子、水手、孩子这三条事情展开的线索,紧扣关键词句揣摩人物心理,深入分析三类人物的不同表现,采用不断追问、适当补白来帮助孩子进行思维复盘,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思辨课堂真正落地。
评课议课 聚力笃行
课堂展示结束之后,两位老师将自己的教学思考与在座老师做了分享,特别提出了磨课中未曾得到解答的疑惑期待得到团队的指导。接着课题组的小伙伴们就这两堂课展开了多方面切入的点评:在《田忌赛马》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历史背景资料理清人物关系,结合课后习题的支架教给学生搭建语言逻辑的框架;《跳水》要以“孩子”为主心骨,紧密地把水手和猴子这两条线穿插于其中,使文脉梳理更清晰明了;老师们要坚定地走在新理念的路上,在大单元背景下要根据课堂教学设计大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专题讲座 偕行共赢
评课结束之后进入第二个环节:理论学习。高段子课题组组长,来自城西分校的郑绪月老师依据两位执教老师的课开展了题为《让思维的火花照亮成长之路》的专题讲座,从“故事里的三张思维地图(情节地图、思维地图、认知地图)”和“思辨性学习的三个维度(讲、议、用)”两个方面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分享了小组内的学习与思考成果。
高位引领 履践致远
活动的最后,孔老师、陈老师两位研训员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点评并对大家提出了期许。
陈老师对两篇课文的教学提出建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备课过程中要基于这样的文体特点,对文本内核好好把握,课上要为学生搭好支架,用语文的方式来展现人物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从文本语言里提取信息,从文本的语言里习得思维的品质,带着学生从文本走向表达。
孔老师也对高年段团队的付出提出了肯定:备课时做到了眼里有学生,能从学生的本位出发;眼里有学科,站在语文学科的角度学语言、用语言;眼里有素养,从要素出发系统地建构,有效地达成;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在课堂上是有落点的,是有层递的。与此同时孔老师对两堂课以及今年课题研究展示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她指出:课堂不是简单的给与拿的关系,而是梳理与建构的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双向交织、能力提升的过程。
思辨求远,向新而行。本次活动,是一次“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视野下的课堂教学的宝贵尝试。它鼓励着全体语文老师走出惯性思维,创设思维课堂,提升师生思辨能力。相信老师们只要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必将能在追求“思辨课堂”的过程中欣赏到更美丽的教学风景,享受到更有意义的教学幸福。
(金坛区罗村小学 吴飞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