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08 信息发布:陆卫英 浏览量:2578次
小暑时节万物丰,生机盎然映晴空;草木繁茂迎夏日,启思悟语正当时。为进一步放大金坛区名教师工作室的建设成果,发挥其示范和引领作用,促进优秀教师资源的有效辐射,形成优质教育生态,7月7日上午,在金坛区段玉裁实验小学举行了“金坛区第四期名教师工作室”综审答辩现场评审活动。
根据“金坛区第四批名教师工作室”申报和评选工作方案,经个人申报、区教育局聘请专家评审材料,共26名工作室领衔申请人参加了现场综审答辩,区教育局人事科蒋怀歆科长、教师发展中心徐毅主任莅临现场指导。本次活动邀请了省市级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省特级教师、正高教师、特级校长等担任本次评审专家。
答辩及评审活动分为三个小组同时进行,参加答辩的工作室领衔申报人按照抽签顺序,分别从工作室方案解读、成员培育、过程研究以及现场提问两个环节展开现场答辩,每位汇报人答辩限时10分钟。他们通过PPT演示,围绕“教学主张”“工作室运行方案”“项目研究方案”等方面进行汇报,随后评审专家针对评审对象陈述情况提问,综合考察答辩者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现场提问环节,汇报人针对专家评委提出的相关问题,现场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现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风格。
下午,天宁区教育局副局长许嫣娜对我区各学段名师工作室主持申报人开展了题为《从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到团队工作室的群体提升》的专家报告。作为一名省知名语文特级教师教师,许局表示她一直没有离开讲台,每两个星期坚持1-2次走进课堂亲自执教,做到贴近学生,思考学生;作为一名苏教名家、省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省培育站主持人,许局表示她一直努力在做对教育同伴的“反哺”,潜心做好每一个工作室、培育站的建设,看见每一个成员的成长,比自身展业发展还要开心。许局长围绕“一种精神”和“三个思考”推进报告讲述,她提出在工作室建设过程中主持人是“搭一张台子”还是“开一条路子”,工作室项目组建中主持人是“出一个点子”还是“订一个钉子”,工作室成果培育中主持人做“做一颗金子”还是“做一粒种子”;问题引起了在座区工作室主持申报名师们的思考和呼应。
本次综审活动对各名教师工作室的每一位申报人来说,既是一次评选过程,更是一次学习机会,进一步明确了工作室培育应担负的重任。带好一支研修团队,做好一个研究项目,达成成人成事的双重目标,是工作室真正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
段玉裁实验小学 金飞、刘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