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学科动态>>综合研训>>综合实践>> 文章
立足新课标,探索“劳动”新天地——记常州市小学劳动新课标、新教材培训活动

发布时间:2024-09-14    信息发布:黄海燕    浏览量:956次


为助推我区小学劳动教师深度理解小学劳动课程标准理念,全面把握小学劳动新教材内容,深化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增强教师在劳动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9月13日上午,我区小学劳动学科新教材培训活动以网络在线的形式在段玉裁实验小学多功能教室举行,全区小学劳动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分两个流程。首先由苏教版劳动教材主编,苏州市职业大学劳动与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傅小芳教授为大家带来《基于课程标准的苏教版小学劳动教材内容解读》。傅教授从“劳动素养”出发,提示劳动课程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她指出劳动课程可以以项目教学的形式,通过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环境的有效互动来完成某一项具有行动特征的教学项目。让学生经历“产生劳动需要——进行劳动探究——设计劳动方案——开展劳动实践——获取劳动成果——对劳动经历和收获进行反思和评价——运用所学所历进行劳动创新”的全过程,从而获得相关劳动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增强参与劳动创造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同时,充分体现劳动项目的思想情感要素,让学生感悟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推动社会进步、劳动分工不分贵贱等道理,从而对“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观有较全面的认识。

接着傅教授从案例出发,解析劳动课程新教材。劳动课程的内容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个方面并细分为十个任务群。内容丰富且富有选择性,为学校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经验基础和发展需要选择劳动内容,培养学生劳动素养提供了支撑 。此外,劳动教材形成了三个方面、十个任务群和若干个劳动项目的三级内容体系,每个学段设置若干任务群,每个任务群包括若干劳动项目,同一任务群中的劳动项目在不同学段中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逐渐递进,构成横向有互补、纵向有进阶、有利于学生劳动素养形成与发展的网状结构。其次采用内容要求、素养表现、活动建议合为一体的内容呈现方式。对每一个学段中设置的每一个任务群,在明确具体的内容要求的同时,描述了素养表现,给出了活动建议,将劳动素养的导向作用落到每一项具体的劳动内容中。

第二项流程是由苏教版劳动教材编写组核心成员周敏老师为大家带来《新课标背景下劳动课程的校本实践》。周老师将平时课例加以整理,细致地讲述新时代背景下的劳动教育应该以培养“新时代劳动者”为核心,从家校社三方面作为实施路径,提升学生“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四大素养。此外,周老师提出,劳动课程包括“清洁卫生”“整理收纳”“烹饪营养”“农业生产”“传统工艺”“器具使用与维护”“工业生产”“新技术应用”“现代服务”“公益志愿服务”十大主题,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以活动激趣、评价争先,将学科融合,做到在劳动中育人。

义务教育阶段劳动新教材的启用,不仅是新时代教学内容的更新,更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一次深刻变革。专家的引领、编委的解读,为我小学劳动教材的落地实施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光影魔术手拼图.jpg


昨天访问: 226675  |  今天访问: 31005  |  本月访问: 31005  |  上月访问: 10859587  |  访问总数: 267487228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