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27 信息发布:陈秋云 浏览量:1794次
时维九月,序在金秋。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研究小学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和策略,深化习作教学研究成果,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9月25日下午,全区三年级语文教师,2023和2024参加工作的新教师与庄素芳名校长工作室全体成员齐聚西城实验小学春风分校,参加区习作教学系列研讨活动(三) 暨新教育实验庄素芳名校长工作室第八次活动,共赴一场秋日的教研盛宴。
“文章合乎情理,必先言其意”。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任务。本次习作研讨的主题是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研究。活动的第一项议程是课堂教学观摩,春风分校的两位青年教师提供了2节三年级作文教学指导课。刘晓雪老师执教《猜猜他是谁》,她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以“猜”贯穿整课,激发学生表达欲望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细致观察周围的同学,抓住各种角度表现人物特点,引导学生在介绍时,要学会抓住印象深刻的特点、事例去表现人物的与众不同。整个教学流程特别清晰,教学环节逐步深入、层层紧扣,并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原则,将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孩子们兴趣盎然完成了本次习作。第二节课由杨晞玥老师执教,内容为《写日记》。杨老师引导学生在“什么是日记、怎样写日记、日记写什么”三个进阶式的学习活动中,体会写日记的好处,学习日记的基本格式,尝试写日记。课堂上,杨老师引导学生真实地记录自己每天的生活,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总结学习、生活中的经验和教训,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学生们学会了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点滴,感悟成长的美好。
接着,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陈秋云老师对两位老师通过多次打磨呈现的精彩课堂表示赞赏,他结合两节课从兴趣激发、素材选择、方法指导的角度进行了点评。他认为两位老师都能通过创设情境、以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对习作不畏难。同时两位老师都能够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活动中和阅读中积累素材,让习作有话可说。在学生有话可说之后,两位老师聚焦于指向本次习作的方法指导,通过例文引路教方法,链接生活学筛选,为学生搭建表达的支架,引导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习得方法,提升表达的能力。最后,陈老师还提醒我们要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关注教材的编排,从横向与纵向去梳理,发现学生习作表达的结构树,找准习作的训练点与进阶点。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以读促写,向读学写,实现一课一得,一类一得,真正实现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
评课结束后,春风分校庄素芳校长为大家带来以《作文教学哲思》为主题的讲座。庄校长分别从“勾连阅读,由读向写”、“勾连生活,从做到作”、“勾连表达,沿仿达创”三方面展开。她认为,习作的本质是学习和练习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实践活动,把握本质是习作教学的第一要义。庄校长还系统地分析了部编版教材中习作的编排特点,反复强调教师应该努力促成学生的交流分享,积极回应新版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表达与交流”。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每一篇课文,每一个单元,每一册教材共同建构。只有把语文核心素养、语文要素、课程目标这些整体框架架构起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有骨架。最后,庄校长寄语老师们把握课标新方向,以本次研讨活动为契机,深耕课堂,潜心耕耘。在今后的习作教学实践中,要真实化地设计情境,过程化地指导练写,具体化地分解要素,阶梯化地提升能力,遵循习作为生活服务的基准理念,在学生原有写作经验的基础上实现精准指导。
最后,发展中心孔惠萍老师对2023、2024年参加工作的新教师提出了新教师培训的序列要求,就短期与长期的培训项目与作业要求进行了解读,要求新教师能通过看、听、学、思,不断锤炼专业技能,提升专业素养。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我们始终坚信:“研”途一路花开,众行定将致远。相信所有小语人将继续保持求知若渴、锐意进取的心态,在今后的习作教学实践中,不断碰撞出教学的火花,凝聚起育人的智慧,共同谱写教育的新篇章!
(春风分校 鲁雯玥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