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学科通知>>小学通知>>小学语文>> 文章
寻找最美读书声

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3110次

——2016年金坛区小学语文整班朗读比赛情况通报及结果公示  

各小学:  

“三分文,七分读。”朗读是重要的语文教学方式,是重要的语文能力,它能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力、口语表达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感。在各校的积极参与和大力配合下,2016531日和62日,历时两天的金坛区小学语文整班朗读比赛——寻找最美读书声活动落下帷幕,全区所有的小学全员参与,彰显出了金坛区小学语文整班朗读的整体水平。现将本次比赛总结如下:  

一、目的及组织:  

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为切实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小学生整体朗读水平的提升,引发一线教师在课堂中关注朗读,研究朗读的指导,还朗读在课堂教学中的应有之地。根据中心小语研训计划的安排,按期举行了2016年金坛区小学语文整班朗读比赛。  

比赛按照学期初制定的规则,分AB两组进行:首先将学生分为低(一、二年级),中(三、四年级),高(五、六年级)三个学段,比赛当日现场抽取每个学段的一个年级为比赛年级。抽定的年级中,四轨以上(不含四轨)可以有2个班级参赛,四轨及以下只能1个班级参赛。朗读内容亦现场抽签决定:课文1篇,补充读本或学校自选内容1篇,学生整班现场朗读。在两天的比赛中,我们邀请了部分学校分管语文的教导主任或骨干教师组成评委组,现场观摩评比。整个比赛公平公正。虽步履匆匆,却一路童声相伴,愉悦着身心。  

二、结果及分析:  

本次活动共有33所学校的112个班级参与了比赛(其中A58个班,B57个班)。最终,根据评委组综合打分,共计评选出优秀班级体49个,优秀指导老师49名。现将结果公示如下(见附件)。  

综观两天的比赛,大部分学校都非常重视,将整班朗读作为学校学科常规教学的内容之一,真正做到了常态化。部分学校的学生在长期坚持下,已形成了自己的朗读风格。表现特别突出的学校有:尧塘小学、汤庄小学、洮西小学、涑渎小学、东城小学、西岗小学、朱林小学、殷雪梅小学等  

   

   

   

   

【喜人的亮点】  

1.学校层面——重结果更重过程  

整班朗读比赛经过几年的坚持,目前已走进我们的语文教学管理中,成为一项常规工作,很多学校在期初就把这一活动纳入了教研组甚至学校工作计划中,通过全体师生在日常课堂和校园生活中的共同努力来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很多学校在区级比赛前进行了整班朗读的校级比赛,全校所有语 文 老师参与其中,皆是评委。在活动和讨论中,全体语文老师共同发现问题,探讨解决策略,将对比赛结果的追求转化为过程的落实,真正体现了大面积参与,多层面提高的目的。  

2.教师层面——抓整体也抓细节  

这几年,随着赛制的改革,整班朗读不再只是低年级的事,它已扩展到全校的每一位老师。对于本次比赛,全体语文老师思想上都高度重视,既对整班朗读的整齐性、发声的一致性进行指导,还注重细节处理,有的训练得力的小助手,如同严苛的小老师,带领其他同学捧好书,精神饱满地投入到比赛中;有的引导学生在书本上标注出朗读的基调,语气的转换,让孩子们读的更准确,更有韵味。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后鼻音、轻声字朗读的准确性较往年有所提供,有些班级的学生对文章情感基调的表达也很到位,这都得益于教师平时扎实的训练和细致的指导。还有些学校、有些班级还在学生着装、形式上都做了精心准备,给人赏心悦目之感。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所有学生的精彩呈现都一定来源于教师日常对于朗读的重视和训练,都渗透着老师辛勤的汗水付出。  

3.学生层面——愿表现也愿合作  

每走进一个班级,都能从学生闪亮的眼睛中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激动。朗读时,个个精神饱满、全情投入,表情自然大方,动情处甚至摇头晃脑。很多班级的孩子能做到吐字清晰,语调丰富,变化得当,对作品的情感的把握也比较准确,符合课文情感的变化,给听者以浓浓的情感熏陶和美的享受。  

整班朗读是培养学生间合作协调的好机会。学生们在全力表现自己的同时也不忘倾听他人,努力与其他同学配合,与整班的节奏同步,使得整个班级的朗读既有个人的表达又有共同的情绪。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读书姿势整齐划一,我们听到了孩子们诵读声音整齐圆润,体现了良好的整体协作效果。  

【典型的问题】  

1.声音——不都是动听的  

朗读和歌唱一样,是要通过声音传达情感,引起听者共鸣的,音色的好坏直接影响听者的感受。因此,朗读也该像歌唱一样,发声也是有方法的。而有部分学校、部分班级的老师缺乏对学生用嗓科学性的指导,朗读过程中扯嗓、挤音的现象较为严重,声音尖细而刺耳,用这样的声音朗读,再深的情感也打动不了人心,甚至还会对学生的声带健康造成损害。  

2.节奏——不都是合理的  

朗读需要节奏,这是大家的共识。但,朗读的节奏不该只等同于停顿,还应该注意连贯。有些班级在朗读时将句子切得过碎,以单个词语为单位进行停顿,缺乏对词组或者整个句子意义的把握,造成了朗读停顿的机械化。比如: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散步。这样破碎的停顿,使得句子就像是被拆分的零件一样,表达不出完整的意义。还有部分班级,学生拖腔严重,每个停顿处最后一个字的尾音拉得过长,造成了唱读的现象,停顿变得模式化,使得句子节奏失去了美感。   

3.情感——不都是走心的  

情感是朗读的灵魂。在朗读的过程中必须追求情感的表达,这是毋庸置疑的,所有的老师也在努力地这样做着。但什么样的情感才是有好的?每个人心中有不同的标准,也从来没有一条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绳。俗话说,一千个读者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读者对于文本的解读都是独立的,因此情感传达也可以是个性的。但是,不管怎样的情感,唯有从心底流出方能打动他人。在本次的比赛中,有些班级的学生在情感处理上用力过猛,过于夸张地表现句子中的某个词语,情感只体现在声音高度的改变上,而不是从心底流淌出。学生应该根据文本类型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语气与语速去朗读课文。而部分班级不去分析朗读的课文属于哪一类文体,将记叙文、诗歌、童话都读成了一个腔调。这样“不走心”的情感,自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情”感!  

三、反思及建议:  

1.各校齐重视,促进均衡发展。  

整班朗读不是某一个班的事,也不是某一个学校的事,希望大家通过比赛,把朗读的事再次高度重视起来,抓各个学段的整班朗读,把提高学生朗读水平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来落实。  

2.借力教研组,探讨指导策略。  

每个学校都有指导学生朗读的高手教师,教研组可以利用这样的资源在组内开展同伴间的培训,使团队内的其他语文教师收益,获得指导诵读的一些实用方法,进而提高指导整体诵读的技艺。  

3.细化课内读,专业提升实效。  

老师们要以语文课和早读课作为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的主阵地,将朗读训练渗透到每一节课堂中。在朗读的指导中既要重视一些朗读技巧的训练,也要注重教师的示范引领,要细致指导朗读技巧,从而提高朗读训练的实效性,避免对学生进行机械训练。  

①追求自然。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明朗的自然状态总是能带给人美的享受,美好的情感也应该用自然的声音去传达。自然的声音应该如和风细雨,让别人听得清又听得进。老师们在指导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的朗读录音,大家一起听一听,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感受,怎样的声音才是自然的,美好的。大家一起探寻准确的、适合的音量和发音的方法。这样的探寻,对于学生今后朗读习惯的养成有这至关重要的意义。  

②追求真情。  

朗读,是作者情感的再现。因此,必不可冒然而为。朗读之前,要先琢磨文本,把握准确情感的基调。带领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使得学生进入文本,想作者所想,感作者所感,当把作者装进心里,才能真正体会文本的内涵,懂得文本的内在语言,当文字揉进了学生的体会,从心里流出,那时的情感才是最真实的,也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③追求特性。  

小学阶段的教材,学段特色非常明显。有诗歌、童谣、童话、写人、叙事、说明等多种文体。朗读每种文体应该有不同的特色。诗歌要读得抒情,如歌唱一样,既要有每个句子、每个段落抑扬顿挫的处理,还要有对整篇的整体架构,寻找情绪的制高点,这样才能读出诗歌的气势。童谣就该读得有趣,朗读时可以创新形式,拍手、对读等,都可以让童谣变得趣味盎然。而童话呢,就可以强调角色感,童话中的每一个人物都会有自己鲜明的个性,朗读时,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人物,想想“他”会是怎样的语气,怎样的心情呢?这样,学生进入角色,会让童话朗读更加生动灵活,声情并茂。说明文的朗读,则可以寻找对象感。让学生假想一个对象,把事物介绍给他听,要让对方愿意听,听明白。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去探寻合适的语气,追求生动的表达。  

④追求提升。  

教师是最好的课程资源。纵观整个比赛过程,学生的朗读其实就是在彰显老师的个性。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归根究底,教师还是要首先锤炼自己的朗读内功。充分利用好课文范读光盘、网络上的名家朗诵视频、身边的朗读高手等资源,多听、多看、多学。在教学生之前先自己试着读一读,录音听一听,给自己找找问题,改改不足。  

总之,学校只有在组织管理上再深入一点,教师只有在指导训练上再科学一点,学生才能在朗读习惯与朗读能力上提高一点!

另外,特别感谢孔婧、王丽晨、史艳萍、朱琳娜、徐香、吴欣、贺月娟等七位老师的全程参与和深入思考。  

附件:获奖名单

(供稿:西旸小学史艳萍、西岗小学王丽晨等)  

昨天访问: 226675  |  今天访问: 130186  |  本月访问: 130186  |  上月访问: 10859587  |  访问总数: 267586409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